回复 jacob1

1、案例1 中的计件员,应该对自己采取保护性行为,中国的现实就是这样,她把她所掌握的东西全给你了,她肯定会下岗,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是这个道理。 在这个问题上,建议采用国外的方法: 应该和计件员 好好合作,可以采用 入股的方式 拉她入伙, 在这个软件的 股权 获利 问题上 可以与之 分享,让这个 计件员也当家做主,她的10多年的经验也是一种财富,应该说这是一种真正的合作方法。人和人是平等的,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成功, 而不应该是立即吃掉这个巨人,将自己迅速成长为一个巨人,这样会撑死的。

2、案例2 很简单, 他们说这个系统是上头要弄的, 那你们就应该去找他们的上级部门谈谈,

我本人就是在一个所谓的政府部门,而且是监督政府部门的 一个部门,“ 拖 ”就意味着他们不想掺和 此事 ,确实应该去找做出这个决策的 决策部门 ,他们既然做了这个决策,肯定舍得在这个方面 投资, 投入各种人力、物力、财力,

目前 我的上级部门找我做的东西, 其实我也早就想做了, 但在我们自己单位就是推行不了, 为什么? 外面的和尚 会念经 嘛~~~

失败的原因就是有些客户极其变态,特别是那些有后台或垄断行业的客户。其实就是狗仗人势,有点权利不知道怎么使了,只好去变态了。

项目开发方面,商业运作优先于技术工作。
项目经理,首先应该是一个商人。学会推销和融合。会将自己的需要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推销出去。不然怎样去从对方口袋里拿钱呢?
搞项目开发的目的就是赚钱嘛。明白了这个根本,什么事情多可以找到解决办法。
搞技术的人们,应该多学习一些经商的本事和手段。紧紧地把自己限制在技术圈子里,当不成好的项目经理。

不mark不行

论坛功能有点...,收藏应该提供的。

我做过主持过的项目也不少了,在第一线做项目管理四年多了。
大部分项目都是成功的,唯一失败的项目的经过是这样的:

这是为某企业的一个部门开发的项目,跟该部门的负责人经过
长时间的了解需求,写文档,分析的过程,最终该负责人在几百
页的详细需求说明上签了字,经过历时两年的开发,系统最终
开始运行,而此时该负责人调往其他部门。从美国总部调来的
新负责人在一段时间以后,完全否定了系统。因为认为不符合
他的管理思路。
虽然金钱上我们没有受任何损失,当时仍然相当的痛心,
一个项目的成功有很多情况下与服务对象有很大关系,特别是
对方的高层领导。

还有一个项目虽然没有失败,但是也是让对方颇多微词,情况
与楼主差不多,对方习惯于原有的系统,虽然那个系统根本无
可取之处,但仍然要求我们模仿那个系统的一些东西,我们做了
一定妥协,照搬了一些东西。用户才基本满意。

我觉得一个项目的失败往往有这样的因素:

1.服务对象最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权威性。

没有一个权威的领导的支持,很多工作无法开展。

2.上系统态度的坚定程度。

如果本来就不坚定,很可能遇到困难就退缩。

3.是否已经或曾经使用过类似系统。

用过其他系统就有习惯问题,此时尽量照顾用户的习惯,

尽管有时候原有的东西很烂。

4.用户对相关业务的了解程度。

如果用户自己还不了解业务,他就无法表述给你,项目

也会困难重重。

还有一点经验就是,做好项目必须保持与用户的良好沟通,频繁

的交流能少走很多弯路。对于对方的需求,必须要求对方只有一个

声音。就是先让对方统一思想。


我认为在跟客户了解需求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客户供为上帝。一定要把握主动权,让客户跟着你走,让客户接受你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客户说了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你应该让客户明白,你是专家。这一点太重要了。


项目基本成功的最低标准如下:
1、客户使用你提供的软件产品达到了他的业务目标。浅显的说,就是他们把“这个系统”用起来了。
2、整个开发费用及免费服务期内的总成本之和,小于目前客户的已支付款额。浅显的说,就是这个项目粗略算下来是不会亏的了。
3、开发团队还没有出现1/3以上的人辞职的情况。

目前来看,国内的软件公司能在每个项目中做到这一点的为数不多。如果一家公司一直保持有2个以上的这类项目在并行运行,那么这家公司不仅营销能力过关,而且在是找到了软件开发公司的经营感觉了。不出意外,它起码能平稳发展上去。

事实上,我看到的大多数情况是:
1、软件勉强能跑起来,但客户几乎没法拿它去使用。
2、软件公司用各种手段想让客户通过“签字”把验收的标准(或需求)定下来。但即便签下来,客户也不敢按原定合同支付下一期的款项。
3、开发时间越来越长,成本越来越高,客户越来越不满意,产品经理越来越烦燥,开发人员士气越来越低落。验收越来越遥遥无期。
4、亏损了。工程烂尾了。
5、6个开发人员中的4个分别跑到其他的软件公司区去重复1-4。
6、剩下的2个开发人员连同新招聘的4个开发人员继续在Sales新签的项目中重复1-4。

学习,收藏!

叫用户有东西可选择,才能成功率高。

刚刚从一个项目组撤下来,这个项目本来是公司产品化实施的一个范例,预计12个人月完成的,但在产品差异化分析的阶段就碰到了问题,由于客户对需求的理解与公司产品差别太多,导致需求说明几乎重新写了一遍,代码开始也在产品基础上进行修补,最后发现BUG太多,无法正常运行,全部推倒重来。结果,所谓的产品化实施变成了一个比重头开始还麻烦的解决方案,前后周折,耗费了36个人月还没完工,更糟糕的是项目成员的士气已经明细收到打击,项目质量一塌糊涂!
回来总结经验,一点感受最深的就是需求一定要在项目启动前就把握好,实施目标定位失误真的很要!

高度赞同r3000 的观点!!!!

如果采取组件化编程,即使项目失败,还会留下一些组件包能够在重新启动再次利用,如果我们采取基于组件的设计编程方法,项目失败可能只是我们组合组件积木的方法出错,只要根据新的需求,重新进行组件的组合即可能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