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13 说的很好啊!我赞成.
banq老师从开始一直到现在,都在强调程序的应用方面,oo的强大之处,怎么利用oo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更有生命力的系统,以及咱们应该向面向oo转型,今天编程爱好者都知道oo很好,比面向过程好,我觉的banq老师说的很对,对好多公司和想在编程应用方面(不包括想在底层发展的程序员)有所成就的人很大的启发.
但banq老师对传统的基础知识一味的贬低,真让人失望啊,可以想象一下假如一个程序员不懂算法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怎么能做出一个好的系统,就拿windows来说,盖茨怎么不用oo改变,并且不用传统的基础知识,那可能吗?中国的程序员都向你学习,可能很难开发出自己的操作系统,编译工具,包括开发工具,没算法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的基础知识怎么开发啊?(请banq老师回答).
>Collection和数据库技术已经就是依据数学结构做出来的,你学了数学结构,自以为懂了很基础知识,碰到COllection,你就会自然去打开看看,自豪运用你的数学结构理解它一番,可是这些对于你如何使用COllection根本是两个领域的知识(如何使用Collection是模式领域知识),这些都是先入为主造成浪费时间,能力不足的表现。
对底层数据库,操作系统的研究是浪费精力和时间,但也不能说是能力不足的体现啊,我看能把操作系统研究通的程序员是最伟大的,最可敬的.不研究怎么能用活那,怎么能借鉴别人的技术来开发自己的啊!一大批人是不需要对这进行研究(包括我),可中科院和一些研究所的搞科研的人需要研究啊,不研究中国怎么在计算机界有质的飞跃啊!(banq老师你说对吗?)
>>为什么我们两个看同样的东西,得出结论不一样,就是因为传统基础知识蒙蔽了你的眼睛,让你带上了数据有色眼镜.
banq老师把算法和数据类型看成是符号,这可能是在oo里马上要出现的名词定义吧!
里面的数据也不叫数据了(让你带上了数据有色眼镜),那该叫什么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