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的真意?

个人认为:设计模式是面向接口或抽象类的实现方式,而23种模式是这一实现的典型.所以有时,根据实际需求,自己会设计出四不像的模式(与23种模式比较),但同样实现了面向接口或抽象类的程序设计.我觉得这是正常的.
个人理解,请各位指正并说明理由.

  说的很好,设计模式最终目标是降低偶合,提高系统的灵活性,而并不是为了面向接口而面向接口,这个你应该理解吧
  个人认为任何东西都是人想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些东西并不是绝对的对,也许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不要把一些大师说的什么都当成圣神不可修改的东西,我们还是要提倡自己的创造性
  不管怎么样,能把这个软件做到更好,这才是所有模式或技术追求的
  

面向接口或抽象类的程序设计 也不是模式的真意,模式只是进入OO的方式,OO目的是松耦合,易于维护和拓展,这些才是重要的。

模式对于OO,就象学习武术,需要一些基本功一样;学习文化,需要学会写字一样,你不会写字,使用电脑打字可以吗?也可以啊。你不会算术,但是会用计算器算,可以吗?也可以啊。这些都是形式。

国人经常不注重本质目的,过于注重形式,这个文化就象皇帝新装,不知为什么会这样,所以,也导致国人学软件,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不要为模式而模式,设计模式是为了追求快速适应需求变化的,系统中不变部分少用模式,变化部分多用模式,而变与不变,静与动的提炼就要靠水平了。

设计模式归结到最后只有两个字:间接

设计模式的真意当然是为了设计出更好的软件,现在软件的“好”的标准应该是灵活,生命力强,易于扩展和维护,说到底就是要能预见业务需求的发展变化趋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我们不能一味地怪客户的需求太刁钻。

事有始终,物有本末,所以我们要研究客户业务领域的过去,现在,把它放到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去,这样才能抓住它的本质,才能预见它的发展变化趋势。领域建模正是这么一种研究事物的方法,对业务领域概念进行本质抽象,对动态过程进行流程的抽象,建立相对理想化的模型,能解释原型,判据原型,可以超越某些条件的限制,预见它在理想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行为和性能。

所以,设计模式可以说是领域建模的所需要用到的术,而领域建模才是设计出好软件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