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学Grails之完善编写的第一个程序和数据库设置
猫咪先来说如何修改数据库配置。首先在机器上安装一个MySQL数据库,当然别的数据库也可以。不过如果装了Oralce和DB2,机器配置又低跑不动别找我。数据库配置的结构已经和书上说得完全不一样了。“grails-app\conf”下并没有书上说的DevelopmentDataSource.groovy、TestDataSource.groovy和ProductionDataSource.groovy这三个文件。只有一个把这三个配置放到一起的DataSource.groovy。
内容如下:
//缺省的数据库配置模板 dataSource { pooled = false driverClassName = "org.hsqldb.jdbcDriver" username = "sa" password = "" } //Hibernate缓存配置 hibernate { cache.use_second_level_cache=true cache.use_query_cache=true cache.provider_class='org.hibernate.cache.EhCacheProvider' } // environment specific settings environments { //开发环境配置 development { dataSource { dbCreate = "create-drop" // one of 'create', 'create-drop','update' url = "jdbc:hsqldb:mem:devDB" } } //测试环境配置 test { dataSource { dbCreate = "update" url = "jdbc:hsqldb:mem:testDb" } } //生产环境配置 production { dataSource { dbCreate = "update" url = "jdbc:hsqldb:file:prodDb;shutdown=true" } } } <p> |
很好改的。如果要把开发数据库换成MySQL只要把开发部分的数据库配置改了就是了。这种配置格式,经常修改Unix下各种软件的配置的人应该很熟悉。
首先把MySQL的数据库驱动拷贝到lib目录下,然后修改配置文件的开发数据库配置。
development { dataSource { dbCreate = "update" pooled = true driverClassName = "com.mysql.jdbc.Driver" username = "root" password = "****" url = "jdbc:mysql://localhost:3306/MyMiao" } } <p> |
和一般的数据库连接池的设置没什么不一样的。不过“dbCreate”要注意。它有三个值:“create”(如果数据库不存在则创建)、“create-drop”(启动的时候建立数据库,结束的时候销毁数据库)、“update”(当数据库表和程序不一致时,修改数据库结构)。不过我不能在MySQL数据库上使用“create”和“create-drop”这两个属性。一用就出现异常,说表不存在。看来目前这两个属性只用于内嵌的HQLDB。不过MySQL倒不用建表,只要建立一个空数据库就可以了。系统在启动的时候,会自动在数据库里建立表(不能建立数据库)。如果大家使用其他的数据库,可以试试看能否自动建库。如果你不想Grails对你的数据库动手动脚,把这条去了就是了。
下面是对领域对象建立验证和页面的属性显示顺序。如果验证错误,是无法写入数据库的。
在Race类中添加下面的代码:
static constraints ={ name(maxlength:50,blank:false)//名字最长50,不许为Null startDateTime(validator:{return (it>new Date())})//不能输入过去的时间。这是自定义验证,返回布尔值。it表示这个属性。 city(maxLength:30,blank:false)//最长30,不能为Null state(inList:["BeiJing","TianJin","ShangHai","ChongQing"],blank:false)//只能输入的值必须在四地中,不能为Null。书上是美国的四个州。我用咱们直辖市代替了。不过目前还不能在这里写中文。页面上能正确显示,但是验证过不去 maxRunners() distance(min:3.1f,max:100f)//跑道长度。最小3.1最长100。(100英里,即160千米。快4个马拉松了) cost(min:0f,max:999.99f)//费用必须在0到999.99美元之间 } <p> |
constraints同时也决定了属性出现在页面上的顺序。如果只是想规定某个属性的位置但是没有验证,那么直接放进去就可以了,比如maxRunners。注:这个顺序是输入页面的顺序。然后另一个对象也加入验证。
static constraints = { name(maxLength:50,blank:false)//最长50,不能为Null dateOfBirth(nullable:false)//非空 gender(inList:["M","F"])//输入只能是两者之一 postalAddress(maxLength:255)//最长255 emailAddress(maxLength:50,email:true)//最长50,符合Email格式 race(nullable:false)//非空 } |
看记录详细信息的时候,“Registration : 1”之类的东西很难看吧。解决的方法就是重写toString()方法。
Race String toString(){"${this.name}:${this.city}:${this.state}"} Registration String toString(){"${this.name}:${this.emailAddress}"} <p> |
好了最初的架子就到此为止了。大家可以多试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