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有多少人知道“图灵机”,它实际上是计算机的理论模型。
它是由图灵这个人想象出来的概念计算器,其组成为一根无限长的纸条,一个带橡皮擦的读写头。人们可以在上面写下运算式,可以无限的写下去,这样就可以算出世界上所有的数学问题。
对应现在的计算机,可以发现,我们的内存实际上就是那根纸条,只是不是无限长,但已经很长了;CPU是带橡皮擦的读写头。
大家会发现这个简单机器的一个有趣特性,即它处理问题的载体是一维的。和关系数据库的二维表比起来,要更简单。但越简单,越能准确的描述世界。
只是区别在于,维数越少,越接近机器(数学),而远离人。一维的数据在内存中,人不容易看懂;二维的数据在数据库中,人经过训练可以看懂;三维的数据就大量出现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了,人每天都在处理三维数据;三维以上的数据,比如多个对象之间的关系,人们就需要研究、理解。
关系数据库编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多维世界二维化(平面化),通过程序放到内存中进行一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