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的可维护性

我还是有点不理解面向对象比面向过程的可维护性强,强在哪儿了。用面向过程,在service里做一些操作。面向对象,在对象里做操作,然后在领域服务里在调用对象的各种操作。要是需求变了,面向过程就是在service里改,面向对象就要改对象里的操作。看不出强在哪儿了。谁能解释解释……

2011年03月28日 22:30 "
xiaolongnvo"的内容
。要是需求变了,面向过程就是在service里改,面向对象就要改对象里的操作。 ...

对象将需求用类一个个隔开,就象用储物箱把东西一个个封装起来一样,需求变了,分几种情况,最严重的是大变,那么每个储物箱都要打开改,这种方法就不见得有好处;但是这种情况发生概率比较小,大部分需求变化都是局限在一两个储物柜中,那么我们只要打开这两个储物柜修改就可以,不会影响其他储物柜了。

而面向过程是把所有东西都放在一个大储物柜中,修改某个部分以后,会引起其他部分不稳定,一个BUG修复,引发新的无数BUG,最后程序员陷入焦头烂额,如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员工处理核危机一样,心力交瘁啊。

所以,我们不能粗粒度看需求变,认为需求变了,就是大范围变,万事万物都有边界,老子说,无欲观其缴,什么事物都要观察其边界,虽然需求可以用“需求”这个名词表达,谈到需求变了,不都意味着最大边界范围的变化,这样看问题容易走极端。

其实就是就地画圈圈——边界。我们小时候写作文分老三段也是同样道理,各自职责明确,划分边界明确,通过过渡句实现承上启下——接口。为什么组织需要分不同部门,同样是边界思维。画圈圈容易,但如何画才难,所以OO中思维非常重要。

需求变化所引起的变化是有边界,若果变化的边界等于整个领域,那么已经是完全不同的项目了。要掌握边界,是需要大量的领域知识的。否则,走进银行连业务职责都分不清的,如何画圈圈呢?

面向过程是无边界一词的(就算有也只是最大的边界),它没有要求各自独立,它可以横跨边界进行调用,这就是容易引起BUG的原因,引起BUG不一定是技术错误,更多的是逻辑错误。分别封装就是画圈圈了,所有边界都以接口实现。不用改或者小改接口,都不会牵一发动全身。若果面向过程中考虑边界,那么也就已经上升到OO思维,即使用的不是对象语言,但对象已经隐含其中。

SpeedVan 写得很好,说白了,面向对象与面向过程最大区别就是:分解。
边界的分解。从需求到最后实现都贯穿。

面向对象的实质就是边界划分,封装,不但对需求变化能够量化,缩小影响面;因为边界划分也会限制出错的影响范围,所以OO对软件后期BUG等出错也有好处。

软件世界永远都有BUG,BUG是清除不干净的,就像人类世界永远都存在不完美和阴暗面,问题关键是:上帝用空间和时间的边界把人类世界痛苦灾难等不完美局限在一个范围内;而软件世界如果你不采取OO等方法进行边界划分的话,一旦出错,追查起来情况会有多糟呢?

软件世界其实类似人类现实世界,有时出问题了,探究原因一看,原来是两个看上去毫无联系的因素导致的,古人只好经常求神拜佛,我们程序员在自己的软件上线运行时,大概心里也在求神拜佛别出大纰漏,如果我们的软件采取OO封装,我们就会坦然些,肯定会出错,但是我们已经预先划定好边界,所以,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甚至也不会出现难以追查的魔鬼BUG。

相关主题:http://www.jdon.com/jivejdon/thread/40456
[该贴被banq于2011-03-31 14:30修改过]

在Java领域,在下还是个新手。说下个人浅见。
面向对象的可维护性,在于面向的对象的抽象和封装,好比事务与事务之间的隔离性,一个模块出现bug不会传播到另一模块,并不影响系统的正确运行,这就方便了我们的维护与测试。
[该贴被luohong722于2011-04-06 22:39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