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on框架优缺点之我见

最近看了一下jdon框架的源码, 相比天天讨论ssh, jdon无疑是一股清风, 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性能方面, 令我心旷神怡.我觉得jdon的优点如下:
1. 异步消息, 亮点啊. 我打算把这套东西移植到grails中.
2. 前端的aop拦截器, 尤其是组件pool池, donmain以及domain相关getXxx方法结果缓存, 也是性能提升的一大法宝, 很受教.

说说不足:
1. 感觉jdon的文档有点儿像散文...虽然页数很多, 但条理性不强. 可能banq不是专业做文档的吧, 我觉得这方面还是要参考groovy/grails等项目的文档. 其实文档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项目的活跃程度. grails现在已经被springsource收购了, 其实grails性能肯定没有jdon好, 但是推广的好, 以及易用性等...现在创始人high了, 物质生活方面不用考虑了, 可以更加专心做设计了...

2. 感觉目前大背景要么向ssh靠拢, 要么是约定大于配置..感觉web方面, jdon框架的配置还是有点儿多.

3. 关于容器以及ddd方面, jdon其实做了很多工作, 但是否有重复发明轮子的嫌疑? 如果依赖spring的话, jdon框架的代码会进一步减少. ddd方面我觉得, 目前动态语言都已经实现了role和domain的mixin(groovy和scala都有相关的实现). 我想banq未来是否有朝动态语言方向靠拢?

初来乍到, 一点愚见, 还请各位浸淫jdon框架多年的各位仁兄狂批~~

多谢建议,很客观。

jdon文档要兼顾中英文,确实很费事,我个人很崇尚facebook的黑客文化,做比文档多,代码就是文档,最近我的google信箱被专业黑了,虽然有损失,但是关键来自于我个人没有对自己的安全边界进行详细划分,我很感谢这位黑客。

做jdon框架已经大概5年了,出于个人兴趣,但不一定天天做它,反而身在庐山不识庐山真面貌,记得前段时间报道大学生破解数学难题吗?那些成天专业做这个领域研究的数学家没有实现,为什么局外人能轻易破解呢?角度和思路不同而已,方向战略的不同选择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回到Jdon框架,配置可以全部没有,包括web.xml中配置也无需类似spring那种,全部是元注释,你看得一些文档可能以前的,可以看看结合Spring的代码:按这里

动态语言最大的问题是性能,因为类型是动态的,所以不能用固定的不可变数组的存储类型,见这篇文章:why-dynamic-programming-languages-are-slow

再次感谢楼主。

恩, 文档的话, 我觉得不要兼顾英文了. 国外文档都是只有英文, 用的人多了, 自然就有各国爱好者资源给翻译成其他文字. 文档的话, 弄个wiki吧, word或者在网站上的一篇文章, 我感觉有点儿零散.

动态语言的话, groovy因为大量的反射, 不行, 虽然1.8版本重构脚本引擎, 大量使用缓存, 但是依然不是特别快; 不过用起来确实很方便...最近突然想明白了, 想少写代码, 程序性能就要差一点, 无法兼得;

scala, 代码质量很高啊, 性能也不错, google以前发表了一个paper比较了java/c++/scala/go的性能, scala性能不错.
https://days2011.scala-lang.org/sites/days2011/files/ws3-1-Hundt.pdf

关于springmvc的那个代码, 看后再发表评论吧. 从jdon网站学习了很多, 比如ddd的领域概念, role概念, 场景context, 还有比如读写分离, 不变性/易变性分离...等等, 对我的设计帮助很大, 最近偶然间看到一本书, 感觉也很好, 不知道banq有没有看过, 参考一下, 或许能够增加一些设计方法.<<一线架构师实践指南(温昱)>>

BTW, 最近感觉, 不管好的设计, 还是差的设计, 不管性能高的, 还是性能低的, 都是为了商业目的服务的. 一个好的架构设计(高可用, 高可扩展性, 高性能...), 如果无法实现商业目的, 只能算是一个高雅的艺术品吧..

多谢建议,jdon框架确实离产品化很远,就以老子的“弱者道之用”自我安慰了。

Scala属于静态语言,所以性能很高,如果scala成为主流,也许以后搞个Scala版本Jdon框架玩玩。呵呵。

Sdon?

若Banq有意愿,我可以居中协调,将公司的某些软件需求请Banq实现,希望可以催生Sdon……

关注Jdon好多年了,希望未来会更好。
[该贴被luft于2012-03-24 11:36修改过]

2012年03月24日 11:09 "@luft"的内容
关注Jdon好多年了,希望未来会更好 ...

谢谢,其实国人对研发甚至科学研究都存在一种误区,对研究结果要求比较苛刻或者很有期待,忽略了研究过程才是重点。

我个人认为科学研究是一种兴趣乐趣,就象小孩子玩玩具一样,很多重大科学成就不是诞生在当初研究成果,而是诞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有句话:有心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比如位于日内瓦进行粒子碰撞的原子能研究所为了让世界各地科学家一起工作,发明了Web网,也就是改变我们今天的互联网,当时世界上有那么多强大的专业的软件公司,他们也发明了各种网络,但是都没有成为互联网。

我个人通过Jdon框架几年来如同玩玩具一样的玩,最大乐趣和收益是来自于研发过程中心得和思路拓展,这些才能帮助我的思维能够一直跟随国外最新技术思想潮流,也才能引导“解道”这个论坛讨论内容一直能够成为软件发展主流,所以,Jdon.com在国内也算百花中一支奇葩吧:

在西方人看来,科学研究也是一种如同玩变形金刚一样玩出来的,他们的开放市场和流动市场资金,能够为那些在玩过程中诞生的新点子及时提供发展资金和土壤。这才是西方文明昌盛的至关重要的地方。

相比中国人,则比较较真些,正经些,由于有儒家孔子这些大人物教导,让每个人都能正经做事,对事情结果都认真去考核,结果,国家抓科研教育,每年都对科研投入大量资金,然后开会评审科研成果,评审完项目就结束,科研成果搁置倒是次要,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获得的各种新启迪或新技术如流星一闪而过,不能被流动的市场资金捕捉放大,这才是真正遗憾,从这点上说,中国人对科学研究门都没摸到。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发明了火药,却只用来点炮竹,而诺贝尔玩炸药差点炸掉命,却无意中推动了世界文明进入热兵器时代,西方人就用你发明的火药制成枪炮打你。不是你落后要挨打,而是你太正经了。

[该贴被banq于2012-03-25 10:56修改过]
[该贴被banq于2012-04-05 07:00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