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为什么DDD的Bounded Context翻译为"有界上下文"?

随着DDD普及发展,DDD的各种名词涌现而出,DDD的难点在于其术语抽象模糊,但模糊而不含糊,模糊是因为位置站得高,站在业务和技术两个领域高度,高屋建瓴;不含糊则是看似模糊的表面背后有深刻的含义。
DDD BC(简称:Bounded Context)被翻译成有界上下文或限界上下文或界限上下文,“有界”与“限界”是强调边界的意思,“限界”用词好像比“有界”更专业些,但是“有界”一词的“有”非常有哲学问题,大道至简,“有”“无”好像是口语俗词,但是体现了一种哲学认知意识在其中,有无的区别实际是你的认知问题,你意识到有就可能有,而最大风险是你可能都没有注意到一点:需要时刻思考边界的有无?
那么是什么东西的边界如此重要,可能时有时无?可能大家的意见不统一?可能不是客观存在的?这个东西就是上下文!
顺“势”而为 = 顺“上下文”而为
没有上下文的真理 = 绝对真理 = 宗教信仰。
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上下文在不在?然后,必须搞清楚上下文在哪里?位置在哪里?这涉及到边界的意识。
“上下文”和“上下文中事物”是两种概念,打个通俗比喻:当你想创业开公司,那么首先要选择行业,男怕入错行,因为你现在的位置处于各个行业外,处于“无”,那么无生有,你需要选择行业进入,但是行业是抽象的,行业中更有细分的产品线,当选择了行业进入后,你现在已经处于这个行业的上下文之中,下一步是你需要选择产品线,产品或产品线是你的目标,这个目标属于上下文中的事物。
当然,成功不可能来自于你第一次产品定位,当你入产品坑以后,才发现这个产品也有自己的内部上下文,水很深,你投资时间和精力虽然没有获得赚钱的成功,但是付出了学费,学习了这个产品的内部上下文,你买了一张票,进入了这个产品内的上下文,而这个上下文是行业外任何人都无法看到或智慧地意识到的,这是你的优势,这时候你可以在这个上下文选择新的细分目标。
上下文是人与外界之间的一种桥梁,它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与客观交会处,属于第三维,这也是普通人对上下文很难理解定位的原因。
所以,上下文本身存在与否是认识世界的关键,上下文是否存在又不是由客观事物决定的,主观认知必须介入决定,而主观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就是划分边界,我们的人脑处理信息量是有限制的,我们注意力焦点也是有边界的,所以,主观认知发挥能动作用的体现就是给外界客体划分边界。
划分边界好像很简单,其实是认知问题,敏感问题和你当前知识背景都有关,划分边界的根本体现就是你有没有意识某个地方有边界?是有与无的微妙之处。
有界的上下文更能体现主观能动作用,更能体现人的设计作用,有界的上下文是给无界的客体事物划分一个边界,客体事物从无界到有界,体现了人的智慧与认知参与其中,而“界限”没有很好地体现这种哲学要点。
其实,西方哲学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围绕主体意识上下文的发展历史,康德说过客体是不可知的,称为物自体,物自体是人的意识无法认识的,康德是近代哲学鼻祖,后有黑格尔和马克思等。笛卡尔更有我思故我在的名言,总之,用一句在客观主义看来极端的话形容:世界是主观的。
认识到世界是主观的,才会把我们人的注意力焦点放在人的主观发展上,不断拓展认知边界,有了更大的认知边界,你才能给客体世界划分更精确更科学的边界。
西方哲学的这种大智慧可能被研究客体规律的强大科学遮蔽,以至于我们认为只要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外部世界,就能看的更远,其实这是方向误区,南辕北辙。

相关:
什么是数学? 数学是属于客观发现还是主观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