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偏差:什么是确认偏差?


确认偏见(Confirmation Bias)产生于欲望对信仰的直接影响。
当人们希望某个想法或概念是真实的,他们最终会相信它是真实的:当目前收集到的证据证实了人们希望的观点或偏见时,这种错误会导致个人停止收集更多信息。
一旦我们形成了一个观点,我们就会接受证实该观点的信息,同时忽略或拒绝对其产生怀疑的信息。
确认偏差表明我们没有客观地看待环境。我们挑选出那些让我们感觉良好的数据,因为它们证实了我们的偏见。
因此,我们可能会成为我们认知的囚徒。
例如刷抖音时,如果你潜意识里喜欢美女,那么你将时间花费在大量美女视频推送中,将自己送进了自己的认知茧房:作茧自缚的把自己认知围起来,无法接受新知识或更流行的趋势等。

确认性偏见、焦虑和自欺欺人
确认性偏见也可以在焦虑的人身上发现,他们把世界看成是危险的。例如,一个低自尊的人对被别人忽视是非常敏感的,他们会不断监测别人可能不喜欢他们的迹象。因此,如果你担心有人对你感到厌烦,你就会偏向于所有关于这个人对你的行为的负面信息。你把中立的行为解释为表明了一些负面的东西。

一厢情愿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形式,如虚假的乐观主义。例如,我们经常自欺欺人,比如说:就这一次;没那么肥;我明天就不抽烟了。或者当某人被 "影响 "时,他觉得自己很有信心,即使喝了三杯或更多的酒也能安全驾驶。

如何尽量减少确认性偏见
这里的教训是要设定你的假设,并寻找实例来证明你是错的。这也许是自信的真正定义:观察世界的能力,不需要寻找取悦自我的实例。

对于团体决策来说,以一种独立的方式从每个成员那里获得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banq:盲人摸象中虽然每个人都是偏见的、局部的认识,但是尽可能多的人参与摸象,然后拼图汇总可以获得对一个大象的整体认识,头脑风暴等方式比较重要。

确认偏差背后思想隐藏着“真正世界是不可知”(康德:物自体不可知),虽然客观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人的意识也无法全面认识到客观世界的,最终每个人只能确认自己理解中的客观世界,变成了一种信仰,丧失了科学主义的怀疑精神。

因此,“物质与意识”这个命题,不如“信仰与科学”这个命题更有意义,而后者可以涵括前者命题,后者可以用于每天检查自己脑袋里的念头,它是属于宗教性质的信念信仰还是科学中怀疑批判呢?信念信仰让你当下舒服,生活得幸福;而科学的怀疑精神让你抬杠,生活在焦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