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实验室的创新源泉是什么?

贝尔实验室可能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具创造力和创新力的组织。

贝尔实验室有多大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 从 1937 年到 2018 年,它九次获得诺贝尔奖,四次获得图灵奖(被广泛称为 "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
  • 没有贝尔实验室,就没有手机。
  • 贝尔实验室不仅发明了手机技术,还发明了通信卫星(用来传输电话),甚至还发明了触音技术,让你的手机不必再使用大号的旋转拨号盘。
  • 贝尔实验室还发明了 Unix 操作系统,这是所有形式的计算机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在服务器端远远超过Windows操作系统。
  • 此外,他们还发明了用于开发浏览器和桌面应用程序的 C 编程语言(例如,Adobe 公司的大多数应用程序都是使用 C 编程语言开发的)。
  • 他们还发明了晶体管、激光、太阳能电池和其他大约 33,000 种他们拥有专利的东西。

所以可以说,如果贝尔实验室没有创新和创造力,我们所知的生活就不会存在。

那么,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首先,学不到什么:

正如格特纳在《创意工厂》一书中所阐述的,贝尔实验室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是因为它独一无二(banq注:独特上下文)。
首先,贝尔实验室是贝尔系统(即电话公司)的一部分。没有什么 Verizon 或 Sprint,也没有什么 "与有线电视服务捆绑"。他们就是电话公司。你从他们那里购买电话服务(通过贝尔电话公司),你从他们那里购买真正的电话(通过全资子公司西电公司),这两个实体从贝尔实验室获得所有技术的许可--你也要为此付费。更简单地说,他们是垄断企业--人们会联想到竞争碾压式的统治,但也会联想到允许创新的特权。

比如,他们知道自己的市场会不断扩大,这意味着:

  • 首先,他们将拥有不断增长的收入来源。
  • 其次,他们对产品创新的需求几乎永无止境,以满足市场扩张的需求。
  • 第三,这意味着前者必须为后者提供资金。
  • 第四,创新越多,需求越大,这就需要更多的创新。当然,也需要更多的收入。

就这样,在贝尔实验室的推动下,电话公司从单纯的产品演变成了公用事业,最终成为了一种准政府实体,在与消费者、企业和政府本身的业务往来中独树一帜。

这听起来像你的公司吗?是的,我不这么认为。

当然,另一方面,他们究竟是如何推动创新的?  
他们不择手段地追求思想的自由交流。

比如他们设置办公室的方式:
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数学家并不是要相互回避......研究人员也不是要回避开发人员。从本意上讲,每个人都会互相妨碍。技术人员往往既有实验室,又有小型办公室--但这些办公室可能位于不同的走廊,因此必须在两者之间来回走动,而且只能确保在上下班途中与同事偶遇一两次。

换句话说,创建一个能够促进不同技能组合和专业知识实际碰撞的物理厂房,并理解这些碰撞会带来创新。

不同观点、不同技能、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迫使那些对重大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的人与那些制造实际物理工具的人发生碰撞,从而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些想法。

创新与竞争力密切相关,这已成为共识。
善于创新的公司就善于参与市场竞争;反过来,市场的不妥协性也是公司创新的强大动力。

但贝尔实验室的历史表明,真相其实要复杂得多。它还表明,我们往往曲解了市场的价值;正如科学作家史蒂文-约翰逊(Steven Johnson)在对科学创新的广泛研究中指出的那样,更有可能的情况是:
在激发重要的新见解方面,促进丰富思想交流的创造性环境要比竞争力量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