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1月29日 08:43 "@banq"的内容
1)领域是客观的。
2)领域模型是主观的,体现了程序员对领域的认识,是程序员心中对领域的素描。
3)用户需求是主观的,体现了用户对领域的认识,是用户心中对领域的素描。
4)这点非常重要,就是“领域模型”与“用户需求”的关系,要展开来讲。

...


关于这句话我的思考:领域是固定,客观存在的,只是领域内不同的具体业务不同的具体需求,导致了我们所看到的领域有了不同。罪魁祸首真是领域的参与者——人!人有时候凭借主观意识让领域“随机应变”!所以SpeedVan将人考虑进领域,我觉得欠妥,DDD不就是要找到领域内的不变性吗?我们建模不是针对这种不变性吗??
我刚刚学习DDD不知道我想的是不是正确!

2011年01月29日 08:43 "@banq"的内容
我应该再补充一下我前面一个观点:领域模型是排除参与者之外的客观世界的模型,或者说是排除了人之外的客观世界模型。

排除参与者,不是说在模型图中没有它,而是不要让参与者占据主要位置,特别是作为聚合根。

如果作为聚合根,那么就失去了系统领域之 ...


我想举一个例子,交通管理系统。一个有序的交通管理系统必须有交警的参加,如果某个地方出示,需要交警去协调,确保交通的通畅!!交警在交通管理系统模型中的角色,Reader在图书馆模型中的角色,Account在JiveJdon中的角色,是不是相同呢!!
Banq老师,我这样理解不知道是不是正确??

2011年08月14日 11:18 "@focusJ"的内容
—人!人有时候凭借主观意识让领域“随机应变”!所以SpeedVan将人考虑进领域,我觉得欠妥,DDD不就是要找到领域内的不变性吗?我们建模不是针对这种不变性吗?? ...

这个人,不是驱动者(使用者),试想两个人共同玩“实况足球”,操作者是驱动者,它驱使足球比赛领域中,各个“人”的活动。这里立下一个假设,若果操作者A不能更换操作角色,只能操作某一队员a,而队员a拥有着某人B的信息,那么有以下说法,a是B的镜像,a是领域参与者,A是驱动者。总不会说是账号在踢球吧?不是人(参与者)在变,而是你(驱动者)的心在变而已。

其实关于这一点的思考,关键点是对“注册”和“登录”的反思。前人说是用例,而我是反对的,很多人把注册登录作为某领域角色的用例,其实这是出现了“有鸡先,还是有蛋先”的问题——登录在先?还是已登录的角色在先?

领域角色是领域中参与业务的东西,是已登录角色,如管理员,财务人员等。这些是登录后的角色,那么为什么登录后,还有登录用例呢?当初我查阅资料,以前很多人都觉得注册登录不知道怎么画,不是他们没学过用例图,而是这两个用例,根本找不到好的依赖角色,试想若果存在“访客”这一角色,他们,加上你们,还会犹豫么?

理解注册和登录的位置后,再理解驱动者和参与者也就不难了。

BTW:曾经有人说我把问题想复杂了,我回应:深入浅出,“深”本身有问题,“浅”何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