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慢速两种思考以及相关性与因果性的思考


相关性不代表因果关系,但是没有相关肯定没有因果吗?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尼曼也有范常识错误的时候:
《思考,快和慢》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于2011年出版的畅销书。
主要论点是两种思维方式:

  1. “系统1”是快速,本能和情感的;
  2. “系统2”更慢,更仔细,更合乎逻辑。

这类似“大智若愚”的意思,大智就是理智。
这本书描述了与每种思维过程相关的理性和非理性动机/触发因素,以及它们如何相互补充,这本书总结了数十年的研究表明人们对人类的判断抱有太大的信心。
哥伦比亚大学大学的安德鲁提出第三种思考状态:除了快速、慢速以外还有一种根本不思考
  1. 系统1是快速,本能和情感的。
  2. 系统2更慢,更仔细,更合乎逻辑。
  3. 系统3是当您说听起来不错但毫无意义的事情时。

当您相信某人告诉您的内容而不是自己弄清楚它时,系统3可以被激活。
这种想法来自于卡尼曼、西伯尼和桑斯坦所著的《噪声Noise》的第12章包含了关于统计/因果关系的错误的主张,该书认为:没有相关性就意味着没有因果关系。
这就引发了思考:虽然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那么相关性是不是因果关系的必要条件?是不是发生因果关系的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相关性?
 
相关性与因果性
认为不是所有因果性都存在相关性:当您开始开车爬上小山时,踩大油门,这时车速度恒定为零(不动),甚至油门踩得越大,车子还是不动,这时你会怀疑踩油门似乎与车子能不能动没有关系,踩油门和汽车速度之间的相关性为零,但它们显然是因果相关的。
如果因果关系产生非线性影响,则相关系数可以为零。因此,因果关系并不总是意味着关联。
在应用研究中,没有关联的因果关系很自然地发生:任何缩小结果差距的目标策略(例如,给看不见的孩子戴眼镜)都应该在输入(眼镜)和结果(阅读)之间建立零相关性。这仅在目目标策略是为了确定视觉是阅读结果差异背后的唯一问题(没有潜在的心理状况要解决)时才有效。

banq注:相关性和因果性是DDD建模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