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jo
最新
最佳
搜索
订阅
解道Jdon
架构设计
领域驱动
DDD介绍
DDD专辑
战略建模
领域语言UL
领域事件
商业分析
工作流BPM
规则引擎
架构师观点
数据工程
产品经理
系统思维
微服务
微服务介绍
微服务专辑
模块化设计
SOA
API设计
clean架构
SpringBoot
分布式事务
事件溯源
Kafka消息
Kubernetes
DevOps
编程设计
GoF设计模式
模式专辑
面向对象
函数式编程
编程语言比较
编程工具比较
形式逻辑
前端编程
Reactive编程
Jdon框架
Rust语言
人工智能
Web3
模因梗
幽默梗
程序员吐槽
面试技巧
Java入门
数字化转型
认知偏差
道德经
更多话题
实体本身或实体之间关系哪个更重要? - scientificamerican
21-10-04
banq
量子力学激发我们推测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而不是实体本身,实体的属性是因为实体相互作用才获得定义。
事物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谁创造的?超自然者认为是上帝,物理学家认为一切都源于一个单一的原始力或粒子,或一个
超对称弦
:世界上的无数力和粒子源于它。
请注意,尽管存在差异,
但宗教和物理学都使用了还原论的信念,即将现实中的因果归因为一件事,称其为合一教义。
而与其相反的是“关系学说”,现实中的任何事情发生的原因至少有两件事在互相影响。换句话说,有一种互动,一种关系。将此称为关系学说。
富有创造力的
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 Wheeler)
是这一概念的早期探索者。
物理学家卡洛·罗维利
(
Carlo Rovelli
) 在 1996 年的一篇论文“
关系量子力学
”中接受惠勒的想法,认为量子力学破坏了“
朴素实在论
”,即科学发现的现实与我们的观察无关。他提出了他所谓的量子力学的“关系”解释,即事物只存在于与其他事物相关的关系中。他指出,伽利略和康德等人预见到了“关系学说"。
在罗维利即将发表在《意识研究杂志》(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上的一本关于泛心论的论文中,他写道:“20 世纪物理学并不是关于个体实体如何独立存在的。它是关于实体如何向彼此展示自己。这是关系。” Rovelli 建议这种观点不仅适用于电子和光子,而且适用于所有现实,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像惠勒和罗维利一样,研究物理学的霍夫施塔特断言:粒子只能通过与其他粒子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属性。霍夫施塔特在解释世界方面的努力远远超出了物理学,他借鉴了数学、计算机科学、遗传学、音乐和艺术。霍夫施塔特痴迷于引用、谈论或以其他方式与自身交互的事物——特别是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
关系学说的另一位雄辩的解释者是科学作家阿曼达·格夫特 (Amanda Gefter),格夫特 似乎打算超越旧的二元性,比如思想和物质之间的二元性。她对严格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不满意,量子力学告诉我们:主体和客体永远无法分离。她还对 QBism 感兴趣,有时也称为
量子贝叶斯
主义:我们每个人都通过与世界的互动来创造自己的、个人的世界;客观的、双方同意的现实来自我们所有主观世界的相互作用。
关系学说在直觉上似乎也是合理的。正如词必须由其他词来定义一样,我们人类也是由其他人定义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他人定义的。(人是社会中的人)
1
ER数据建模
DDD实体模型
DDD聚合
复杂性系统的系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