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05日 08:55 "@jdon007"的内容
比如 张三病了,李四病了。 病了就是一个共同可复用的(状态)特征。
比如 张三是经理,李四也是经理。经理就是一个共同可复用的(行为)特征。 ...

在我看来,你一直在说共性。我之前就说过特征是表现东西的,体现在说明上,经理不是说明张三,而是“是经理”说明张三,这点我点了很多次了,还看不明就算了。

至于你说的“状态特征”和“行为特征”,我真的完全看不出差别。

对我来说真正的“状态特征”和“行为特征”是:(我尝试我的角度来解析)
状态特征表现着有什么,是什么。“花有颜色”的“有颜色”,“花是红的”的“是红的”。
行为特征表现着做什么。“甲在跑步”的“在跑步”,“乙在行步”的“在行步”。

当然,这是我角度分析而已。我很少这样分的,因为他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具有不确定性。

关于你说的“特征”,我也不想再多加评论了。这个话题,喜欢的继续。
----------------------------华丽分割--------------------------

>>我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理解,“谁被谁修饰“,前个“谁”指专名,后个“谁”指“谓词”。


<<前一个“谁”不一定是“专名”,例子:

一个鸭子死了。
该鸭子死了。

我认为是一个名词性短语。

哪怕是用动词,也是动名词,例子:

踢(Kicking)是一个高难度动作。(笑~,比方而已)


是否起修饰作用,我不太清楚,但起描述作用是肯定的。

[该贴被SpeedVan于2011-08-05 10:12修改过]

2011年08月05日 10:11 "@SpeedVan"的内容
经理不是说明张三,而是“是经理”说明张三 ...

角色这个概念,是描述一种行为特征。经理(角色)是描述张三的行为,从而也可以说明张三(在具体的语境、场景中)。

在场景(上下文、语境)中,特征说明哪个模型,就可以明确,此时模型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凝聚特征,从而呈现完整的事实。

不是 “a = 1”或“颜色=红色”, 才叫特征,等式只是描述特征的一种形式而已。

一个单独的“Manager" 角色类也可以。Manager概念本身已经包含了它在说明什么,甚至一个简单数字都可以自包含它在说明什么,比如1,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数量为1”。

任何概念(包括特征),一旦被提出来,其含义都是有所指的。严格说,特征是不能“直接”描述事物的,只能通过描述事物的某一方面,进而来描述事物。不能“直接”,是特征与模型相对独立的基本依据之一。

实际上,“是经理”不是说明张三,而是说明张三的“职位”。而“经理”这个概念,自身是指向“职位”的,并一定是因为“张三”而存在。这就是我所谓的特征(经理)相对独立于模型(张三)的意思。

孤立地看“颜色=红色”,是看不出“花是红色的”;孤立地看“红色”,也看不出“花是红色”,只有模型在场景(语境)中模型凝聚特征后才能说明完整的事实,特征用来描述谁。

“花是红色的”,翻译为“花的颜色是红色的”,竟而转化为花.颜色 = 红色。如果非要较真的话,这种表达也可以认为是错的。花的颜色怎能等于红色?颜色和红色显然不是同一个概念,怎么能够划上等号?

自然文字因具有多义性,有时候解释起来非常费劲。如果你对数学或机器学习中常见的特征向量、特征向量空间有所了解的话,我想可能更容易理解我对特征的定义与理解。

专名与摹状词(谓词)的定义在这里没有明确时,任何对“专名”与“摹状词”的解释都有可能是对,也有可能是错的。

我对专名的理解很简单(有可能是错的),就是被“摹状词”摹状的东西的名称;名称的表述形式可以是名词、动词、短语、句子等等。“摹状词”是事实中除去专名的部分。

这种解释实际上难以操作,甚至不能操作(死循环论证)。期待罗素摹状词理论与面向对象这个帖子能讨论出所以然,并给出一个简易的操作方法来。

2011年08月05日 19:25 "@jdon007"的内容
严格说,特征是不能“直接”描述事物的,只能通过描述事物的某一方面,进而来描述事物。不能“直接”,是特征与模型相对独立的基本依据之一。 ...

人脑的思维具有一定跳跃性,我们说某句话,陈述某个事实,可能忽略了显而易见的推理过程。

忽略了谓词(摹状词)与特征其细微的差别,使我对之前的争论感到困惑不解,一个打交道这么久词汇,居然没能给别人解释清楚。现在大抵想通了,在此补充解释一下。

先亮观点:特征是摹状词(谓词)的一部分。

“红色是玫瑰的特征”,完整的描述是“红色是玫瑰的颜色特征”。

莱布尼茨区分了理性真理(或必然真理)和事实真理(或偶然真理)。

一个真理是必然的,若他的否定蕴含着矛盾;如果一个真理不是必然的,就称它是偶然的。

玫瑰是红色的,是一个事实真理。(玫瑰也有可能是黄色的、黑色的)
红色是一种颜色,是一个理性真理。(红色不可能不是一种颜色)

“是中国首都”不是(北京的)一个特征,是一个谓词,“中国首都”,是(政治地位的)的一个特征,不是一个谓词。

“是红色的”也不是(玫瑰的)一个特征,是一个谓词;“红色”,是(颜色的)一个特征,不是一个谓词。

特征是不能直接描述事物的,只能间接描述事物。也就是说特征不能直接“靠近”事物,必须包含在谓词中,才能靠近并描述事物。

当我们说事物具有某种特征时,实际上是说事物的某一方面具有某种特征。

某一方面可能显而易见,在头脑中一闪而过,甚至给忽略了。而后,我们却在信息缺失的描述下,进行无跳跃性的推理过程,自然是不太流畅了。

2011年08月06日 00:01 "@jdon007"的内容
特征是摹状词(谓词)的一部分。 ...

特征是摹状词(谓词)的一部分。这句话,可能还是没有说清楚。

特征蕴含了观察事物的角度,从这个角度对事物的描述,即摹状词。
对这个角度的描述,即特征(四象图的特征或DDD的VO或四色原型的DESC)。

我看见了一又大又红玫瑰。

实际上,我是从两个角度(大小和颜色)观察了玫瑰的性质(或特征)。

玫瑰 {
观察角度一:大小 => 大
观察角度二:颜色 => 红
}

玫瑰 {
观察角度:大小兼颜色 => 又大又红
}

对角度进行描述,即从模型上剥离特征。前者定义一个DimensionAndColor的特征类,或者定义Dimession 和Color两个特征类。


但不论怎么剥离,一个共同点,特征的概念(大小与颜色)相对独立于模型(玫瑰、房子)。也就是关心“what"(哪一个角度,事物的什么方面)甚于关心“who"或"which"(哪一个事物)。

也就是说我们对“观察事物的角度”的描述(特征),有别于“对事物本身”的描述(摹状词)。

“世界是事实的总合,不是事物的总和。”

一个潜在的理由即事物无法定义,只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描摹,也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的性质,内与外只是对事物观察角度的一种分类而已。

每一种描摹,都是一个陈述,一个事实。事物可能蕴含在无数个事实中,也就是从无数个角度观察事物。

既然角度有无数个,将角度分为两类(内与外,代表内涵与外延)也就没多少意义了,因为分了,从内部角度还是有无数个,从外部角度也还是有无数个。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我的理解跟banq不一样。

无,即不局限于某一个角度或去区分角度(无主观意识),观察事物的所有事实。(妙,即事物无穷无尽的变化,呈现出无数个事实)

有,即区分角度,考虑不同角度的区别(有主观意识),观察事物的事实之间的联系或变化模式。(徼,即边际,即事物相关事实之间的某种关联)

所以,我们与其把精力放在事物的观察角度的分类上(内涵与外延),不如把精力放在包含事物的事实本身,以及事实的变化模式上。

我感觉我这是在拖banq下水,抛弃OO观(边界,内与外),只是与uda1341高调的策略不同,用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手法,比如谈谈banq喜欢的《道德经》。哈哈。其实《老子》一书,我个人也是蛮喜欢的,这老头毕竟不简单哪。

四象图:建模原语(模型、结构特征、行为特征、场景及场景规约)

四象图的一个形象隐喻:
模型可理解为演员:Actor
结构特征可理解为道具:Props (Stage property)
行为特征可理解为角色:Role
场景及场景规约可理解为剧本:Script

这个隐喻只是方便大家理解这套原语,既然是隐喻,也就是说其只是一种解释,不如原语的数学描述具有普适性。

象数理:程序之道(程序 = 数据结构+算法+模式)

“象数”与“理”区别的一个形象隐喻:数据结构和算法可理解为“剑的双刃”;模式可理解为“剑法”。
“象”表示what的语义,“数”表示how的语义,“理”表示why的语义。

同样,隐喻只是方便大家的理解,具有主观性,不如“象数理”的本义具有普适性。

在帖子四色原型如何设计交互,写了一个极其简单的使用四象图的基本例子,可作为参考。

[该贴被jdon007于2011-08-26 13:54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