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与定义,是同一样东西,为什么当别人说uda1341时,就知道说谁呢?是因为uda1341这个名字,指定了一组定义,而该定义指定了一个或一组事物。当uda1341这个名字放到其他论坛,放到世界,能担保是同一个人么?明显不能。“名可名,非常名”,名字意义的改变,也就是指定的定义改变了。

----------------------------------------------------------------------------
这个问题,命名,指称,特别是同一性问题,从古希腊的时候就有深刻的见解了,比老祖宗的那点不知所云,
一千个人一千个解释的文字强1000倍。不服不行。

你这个说法,就是把专名(命名)和摹状词(定义)当成一回事了,显然不是一回事。

要知道怎么回事只能去阅读分析哲学的相关论文,首先还得学习谓词逻辑,靠自己顿悟是很难的,罗素有摹状词
理论,有论指称的论文,指称问题后来被克里普克又发展了一大步,指出了罗素的问题所在,这是分析哲学在当代取得的一大进展。

2011年07月12日 11:56 "@uda1341"的内容
(命名)和摹状词(定义)当成一回事了,显然不是一回事。 ...

我表示我那句说法有误。但接下来的解析,并不是把它们画上等号。
很明显,后面的解析是“命名指向定义”,而我所指的一回事,其实是指,它们是同时存在的:命名前提必须抽出已确定的定义,命名是对事物,而事物是有限的定义,是有意义的,不存在没任何意义的命名。


[该贴被SpeedVan于2011-07-12 12:32修改过]

额外说些(这些本应该才是主题):

OO正是基于有限定义的事物进行建模,所以为什么要提出领域这一概念。对于一个软件来说,他不存在无限性,因为它是为了解决问题,达到目的的。问题和目的一旦确定,那么相关确定的定义就会出来。OO所谓的“先”,其实是不“先”,因为实体的发现,本身就是从认识出发,从关系,从逻辑,只是现在的OO语言并没有把这一步直接归到语言上,而是把这个过程放到代码之外。当你只看到类代码的时候,却很自然想到先,这是我的理解。不过请注意,OO语言!=OO(思维,思想)。我反而觉得,你所提到的各种逻辑,正是对OO的补充和解析。
[该贴被SpeedVan于2011-07-12 12:55修改过]
[该贴被SpeedVan于2011-07-12 12:58修改过]

你只是说了一个哲学的年轻分支。并没有太多的认可。那个不叫关系,而是事物定义的时候边界界定。任何事物都是要靠相关事物来界定。否则它就是不存在的。
很简单的哲学里面无和有的概念。但是那个里面重要的还是事物,而不是那个相关关系。关系是依附于事物的。

其实墨家论述就很严密。焚书,以及独尊儒术以后你没看到而已。,并且这种严密逻辑不受士大夫欢迎而已。并且当初远比亚里士多德流行。是和儒家并列的显学。
可惜最后的命运却完全相反。

不知道楼上是在哪里学的哲学,这么高深。。。

黑格尔的《小逻辑》,最开始就阐述了无和有这件事。

你去问任何一个逻辑学家,看他们承认不承认黑格尔的逻辑。

哈哈。是没人承认。因为这本书黑格尔本来也不是在讲逻辑,而是在讲哲学概念。人家没跟你讲逻辑推导。只是翻译问题,书名叫做《小逻辑》而已。

我还是推荐罗素的“数学原理”,黑格尔是一元论,强调对立,强调矛盾,所以容易极端。

否定黑格尔一元论的是关系学说,有内在关系和外在关系学说两种,罗素在数学原理中论证了内在关系学说实际也是一种一元论,必须整个宇宙得到解释,其内部才能为真。

内在关系说主张两项之间的每种关系基本上是表示这两项的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表示这两项所构成的那个总体的属性。

罗素的外在关系主张世界是事实的组合,由一个事实存在是无法推导出另外一个事实存在(按照内在关系,这是可以,因为关系属于当前这个对象内部属性,沿着关联关系导航即可,但实际上不对称的单向关联是我们的目标)。

罗素悖论差点灭了数学,促成了数学三次危机,数学的基础是集合论,而罗素悖论实际对集合论提出了挑战,现在数学发展到第五阶段,哲理数学,开始进行合一似是而非的研究了。

以上只是目前我个人暂时理解,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
http://wenku.baidu.com/view/6b80f3acdd3383c4bb4cd2e0.html


我另外专门写了一篇:罗素摹状词理论与面向对象OO,涉及到本楼主主题中如何确定属性以及特征的误区。

[该贴被banq于2011-08-05 09:44修改过]

记得有当代的哲学家说,不懂黑格尔就不懂哲学。我觉得大家对黑格尔是有误解的。

黑格尔的“理性本体”为核心命题的哲学,与康德一样,是在意识到关于经验的形式推理(“外延逻辑”或称“形式逻辑”)既没有给予人类新的认识,也没有真正克服主客关系相统一的问题,发展了内涵逻辑——内涵逻辑不再是形式逻辑那种强调各个概念之间的逻辑上的推演,特别地,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体系,是通过反思和辨析概念,达到概念的在内容上的具体,同时,使得各个概念之间在内容上可以相互依赖和相互转换。
所以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思想全体的自由性(理性本体),在其展开过程中表现为各个逻辑环节的必然性——体现的是思辨思维的运动规律,它从理性出发,为客观世界,特别是为历史运动,找到了一个形而上的表达方法。概念辩证法也被广泛地运用为解释世界的方法。

OO可能是人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在靠近人的那一端驻留下来的对结果的缓存和对缓存进行还原的程序。缓存的是问题空间和处理问题空间的元程序,因为人脑中具有天文数字当量的空间单元,那些单元的排列组合可以弄出天文数字当量的树和图,问题世界被投影到人脑中后被缓存下来了,这种缓存改变了人脑的内部状态,改变了人脑内部的物理布局导致形成一个个模式单元。这种缓存有的容易丢失有的不容易丢失,那些掉电后不容易丢失的是已经物理化了的,睡一觉起来还在那里还可以想起,过了两三年还在那里还可以想起,有些想不起来的事情可能也还在那里,只是想起来的程序断掉了。
人认知问题世界的时候把各种尺寸的问题单元投射到脑子中,人作为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单元,人在认知世界的时候容易有比较大的字宽,人很容易高效的一下子认知一个尺寸靠近人的问题单元,但是人很难认知那些尺寸比人小几个数量级的问题单元。世界底层可能是关系,是无数的两元关系,这无数的元最终都必定被消去只留下一两个,虽然是无数的元但是每一个元都能换算到一个共同的元,最终每一个两元中都有一元是空间(一个参照位置),比如(小明Id,男)、(婚姻,男)、(婚姻,女)、((婚姻,男),丈夫)、((婚姻,女),妻子)、(小明Id,程序员)、(小明Id,已婚)、(小明Id,华夏族),可以认为“小明Id”就是那个参照空间位置。人的字宽很大人一下子就能处理上面那好几个二元关系,如果人一次只能处理一个二元关系的话就永远没办法知道“小明”是什么了。人很难喜欢去一个一个的处理类似(小明Id,*)这样的二元关系集,因为人的字宽很宽人可以一下子在人的内部空间中建立起一种空间模式,人很容易一下子认知一大片却很难一个关系一个关系的去认知。
OO有利于我们高效的认知世界,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认知世界,一层套一层的认知世界,按照分形的方式去认知世界,但是每一个OO单元内部的事物确实也都可以被用两元关系集去看待,由于每一个OO单元都有唯一的父单元,根单元内的事物就是整个世界了所以整个世界也就可以看作两元关系集。我们之所以认为关系模型比OO模型更接近底层更通用可能就是因为那些关系处在一个更大的靠近根节点的节点中,人也在这个靠近根节点的节点内,这个节点的尺寸比人大好多数量级,但是问题是就像我们认知比人的尺寸小几个数量级的世界很困难一样我们认知比人的尺寸大几个数量级的世界一样很困难,关系模型有可能是比OO模型更加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