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出自一个安全至上的作者视角,或者说智勇双全中的勇敢缺乏了点,是安全利他主义,不是加速主义世界观:
创业公司怎么选技术架构?别被"微服务"忽悠瘸了!(就像盖房子,你见过谁家茅草屋非要装电梯吗?)
1. 创业公司保命秘诀:
(banq注:命不是被动保护出来的,而是主动出击的结果,如果只想被动保命,不要创业!创业就是主动求死,但是最后成功的人是杀出重围)
想象你开个煎饼摊,顾客说要加辣条。你有两个选择:
A. 现场重新焊个辣条专用灶台
B. 直接往现有煎饼铛里撒辣条
选B对吧?代码也一样!刚开始就用"微服务"(把APP拆成几十个小程序)就像非给煎饼摊装中央厨房——光洗碗工就得雇三个!
真实翻车现场我见过一个团队,把"用户登录"这么简单的事拆成3个微服务。结果改个密码按钮要协调三个程序员,比等班主任批假条还慢!最后APP上线时,竞争对手都融资到B轮了...
(banq注: 用户登录拆成3个微服务可能还少,就用户登录这块13个微服务都嫌弃少,因为用户登录这个上下文种类很多,有来自微信 手机 邮件不同形式登录, 在创业初期,你的注册登录越体验好,就像敞开大门欢迎新用户一样,银行的用户登录可烦,它就是一个朝南坐的思维,就是让你登录不上来,这样表示自己登录系统很安全,正常用户注册登录的成功概念都很低,登录时间都很长,别提黑客了,安全牛逼吧?)
2. monolithic(大泥球)才是真香别被这土味名字骗了!就像你家的万能高压锅:
- 煮饭炖汤一键搞定(代码全写一起)
- 坏了容易修(所有bug在一个地方)
- 菜谱全网都是(开源社区资源多)
真实案例有个房产APP用PHP大杂烩起家,后来加了电子合同、VR看房几十个功能,代码像老奶奶的毛线团——但人家活得好好的!因为:
- 新员工半天就能改代码(不像微服务得先考"容器工程师证")(banq注:改完了会不会留下新问题Bug?一改触发全身?)
- 服务器成本=1杯奶茶/月(微服务光监控系统就够买台PS5)
3. 微服务七宗罪
① 部署比高考还难改个按钮颜色要重新部署5个服务,就像为了换校服logo重装修全校教学楼
② 本地开发像走钢丝新人电脑跑不起来,因为:
- 前程序员用Mac写了"仅限苹果"的脚本
- Docker配置比《五年高考》还厚(真实事件:有个团队用Windows的实习生哭了三天)
③ 测试像玩扫雷A服务改个字段,B服务突然爆炸,但报错显示是C服务在咳嗽...
4. 什么时候才该用微服务?
✅ 功能真的互不干扰(比如:
- 用户聊天 vs AI画画服务
- 普通网页 vs 需要GPU的算法)❌ "听说大厂都用"、"代码看起来整齐"、"万一以后火了呢"
5. 保命指南(抄作业版)
- 开始就选Django/Spring这种"全家桶"框架(就像买预制菜)
- 代码全放一个文件夹(别学某些学霸非要把每科作业本分不同保险箱)
- 新人入职只需三步:
- git clone(下载代码)
- make up(回车)
- 开始摸鱼(划掉)开始编程!
终极忠告创业公司不是在造航天飞机,你是在用纸板箱造滑翔机——先飞起来再说!等月入百万时,有的是时间把纸箱换成钛合金。
(就像我妈说的:"先把秋裤穿上,等你有鹿晗的脸再考虑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