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Claude Code实现vibe编程经验分享!

昨天我可算是下了血本,掏了100欧元(咳咳,美元?算了,反正就是这价)买了个MAX订阅,简直是冲动消费!这玩意儿是啥?就是个超级牛的编码助手,我最近老喜欢试各种编码工具,上周刚玩了个叫roocode的家伙,这回轮到这个MAX了。

我折腾了整整12个小时,哦不,准确来说是“跑了12小时”,实际自己动手也就1小时吧。我用它搞了个小原型,叫RAG应用,带点智能数据源,自动生成个仪表板,专门帮我老婆处理工作上的事儿。听着是不是挺高大上?其实没啥,规模不大,撑死也就5、6个服务。一个负责数据输入,一个是搜索接口(这部分最“炫酷”),还有个叫APPUNK的东东,里面塞了5个任务,专门搞数据输入和每周清理。前端是个React单页应用,3个页面,外加一个“搜索引擎”。

我的操作流程是这样的:一开始我在Gemini 2.5pro里头脑风暴,瞎想一通,然后把技术文档传到Claude Web项目里,让它帮我审审。结果Claude这家伙一点也不客气,平时它老爱拍马屁,这次直接说我的文档是“小白初稿”,还吐槽Gemini漏了一堆东西(哈哈,Claude这小心眼儿,明显在跟其他AI较劲)。

总之,改完文档后,我让Claude整了个CLAUDE.md文件,里面是项目架构、最佳实践和任务列表,差不多花了俩小时。接着,我拿着两个文件和一个空文件夹就开干了,照着任务列表一项项来。后来我发现得加条硬性规则:必须写单元测试!Claude这家伙可好,代码写完就觉得自己特牛,实际上bug一堆,测试也没跑。我又加了条规则:必须跑测试,把问题全修好再叫“完成”。

Claude确实会跑测试,但我发现它老在检测错误时翻车,特别惨。我大把时间都花在从终端复制粘贴错误信息到Claude上,累得要死。我猜是测试输出太啰嗦,把上下文搞乱了,Claude懵了。可能得想办法让测试输出简洁点,比如只显示失败的测试,别把成功的也一股脑儿吐出来。

跑测试和修bug占了90%的AI时间,烧了我一大堆“令牌”(就是MAX的计算资源)。有几次我还发现有些文件的测试覆盖率低得可怜,甚至压根没覆盖,于是让Claude检查覆盖率,再优化。坚持搞测试总算没白费,效果还行。

总结几点心得:

  1. 这个Claude(CC)真挺靠谱,功能强,体验顺,可能是最顶级的编码助手之一。
  2. 它在纯命令行模式下也能跑得很溜,感觉可以直接塞进CI流水线,省事儿。
  3. Claude跟踪任务列表很在行,我都不需要另外搞个任务管理器。它自己也说,我这项目小,用任务文件就够了,大的项目可能得整点别的。
  4. 不过得经常“压缩”上下文,不然Claude容易“失忆”,任务做到一半就忘了前头的事儿。比如有一次它说“我要用个更通用的方法,直接配置类,不给每个测试加装饰器”,结果压缩完,它醒来说“还是给每个方法加装饰器吧”。哈哈,思想链直接崩了!

我现在每次开始新任务都用/clear清空,然后提示“去读CLAUDE.md、tasks.md和status.md,下个任务是啥?”。规范写清楚、规则定好、任务拆细、测试搞扎实,这些还是王道。

不过,Claude在处理测试套件和找错儿这块儿真有点拉胯,挺烦的。

再说说MAX的订阅限制:我本来以为是按月算的,结果发现是每5小时重置一次的“块限制”。每次到重置前30分钟到2小时,我准撞上限。重置后我能用10分钟,然后就被踢出去,系统还威胁说下个请求要用“十四行诗”(啥鬼?)。这机制有点坑,害我老在简单操作上浪费额度。我得研究下咋告诉它,我想用的时候用得聪明点。

总之,折腾归折腾,成果还行,值不值这100欧元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