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的确是中国的一个普遍现状,以前对这种现状无可奈何,主要原因是没有完整的成功的案例支持,公司也不敢谬然冒险。
程序员不断贬值,正是因为缺少思想(中国式教育很容易生产泥水工人),国内很多程序员都是机械式的,导致注入公司的是生铁而不是血液,生铁再怎么冶炼都只是钢而已。在他们脑中永远就是这几套公司的方案,从不怀疑。在这种越是缺乏思考的职业,价值越低。问题程序员真的不用思维吗?用公司自成一套的东西,然后天天做个泥水工人去拼凑?
我觉得程序员应该去发现公司代码上、设计上的问题或者提出新建议(不过用还是得用的,公司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大换血),然后公司(设计师、架构师)就得思考这些问题,作出未来修改的决策,例如技术过渡,人才选择等。这样的公司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现在其他行业依赖软件的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信息化,越来越大量的信息量,从而要求更高质量的软件,对于不注重软件质量的软件公司,将会极其影响依赖他而发展的公司。响应差(性能)影响业务效率,错误BUG多且难以修正(设计质量和可维护性)导致公司利益亏损和形象下降,难以添加新业务功能(伸缩性)使得公司不能很好扩展业务,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软件质量如何重要。使用软件的公司好了,就使得软件公司有好饭碗,就可以使软件更高质量,相互影响相互发展。
急功近利,害人害已。唉,这些人性问题不能很好解决的。这些还是得靠觉悟和长远的眼光吧,或者需要等到某个时期,让这些公司被历史所淘汰吧。不过国内仍不重视这个问题的话,这个历史可能越拖越长。所以即使无奈,我们也得不停地想如何走回正确的道路,想不一定能回到,不想就一定回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