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倾向于,直接对于现实的描述和抽象——即请假者,主管,领导,上级等。这是一种领域思维,领域思维讲究直接瞄准当前现实,不要再过分想象和抽象。请求者和响应者已经超出了“请假”的现实描述,从另外一方面说,这已经脱离了客户的心智模型了。
请注意,做应用和做框架是两回事,领域思维,领域分析是让我们更好地做应用。而进一步抽象出专业框架,企业框架,那并不是应用开发的范畴。请求者和响应者,有点过分抽象了,不利于对当前实现的投影。
尽管我们看到了请求和响应这一逻辑,但这是用来验证我们对领域描述是否逻辑严谨,并不是用来描述领域。
关于图书馆例子。入库,出库也已经脱离原来的核心了,入库出库只对图书库的书库而言,与人无关了,但现在核心是“借书”和“还书”,是人,书库,书的一个共同活动过程,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入库出库和还书借书是不能划上等号的。
角度不同,致使理解角度不同,也就使模型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