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这家卖维生素的公司,竟靠“偷差评”发财?! 结果被美国“消协”一锅端,罚了60万刀!
2023年2月16日
话说,美国有个叫FTC的“消费者保护局”,相当于咱们这边的“打假办+消协+正义使者”合体。他们最近干了一票大的——把一家叫The Bountiful Company(咱们叫它“自然之宝公司”吧,听着像卖化肥的)的保健品公司给抓了现行!
这是生产自然之宝(Nature's Bounty)等著名大众品牌的雀巢旗下公司。
这公司干啥了?
简单说就是:自己新出的保健品没人买,差评一堆,销量惨淡。于是它灵机一动——“借尸还魂”!
️♂️它干了啥?——“评论劫持”大法!
想象一下:
你开了家新奶茶店,叫“快乐肥宅水”,但味道像洗脚水,没人喝,评分2.1分,差评满天飞:“难喝到想报警!”
怎么办?
别人是改进口味,它是直接把自家“快乐肥宅水”和隔壁“网红爆款珍珠椰奶”挂到同一个页面上卖!
然后对顾客说:“看!这可是五星好评9999+的爆款奶茶!”
实际上呢?
你喝的还是那杯“洗脚水”,但评分却蹭蹭涨到4.8——因为系统把“椰奶”的好评全算到你头上了!
这不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吗?!
而“自然之宝公司”就在干这种事!
举个栗子:醋瓶子也玩“李代桃僵”
它家有两个苹果醋产品:
- 左边是新出的,没人买,评分低,像“新学期转学来的怪同学”。
- 右边是老牌子,销量高,评分高,是“全年级最受欢迎的学霸”。
结果公司一声令下:
“把这两个醋瓶子合并成一个页面!”
于是系统显示:
> “哇!这款苹果醋有5000+评价,平均4.7星,还是‘亚马逊精选’!买它!”
可实际上呢?
那5000个好评,99%都是给老产品的!
新产品的差评?被“淹没”了!
这就像让班里学神帮你考试,成绩单写的是你的名字!
官方怒斥:这不是聪明,是诈骗!
FTC的负责人气得直拍桌子:
> “你以为‘偷别人的好评’是高科技?
> 不!这就是老掉牙的虚假广告,换了个马甲而已!”
于是,一纸罚单甩过去:
罚你60万美元!
(约合400多万人民币,够买好几车苹果醋了!)
️它是怎么“技术操作”的?
原来,亚马逊有个功能叫“变体合并”,意思是:
如果你卖同一款T恤,有红、黄、蓝三种颜色,可以合并成一个页面,共用评价。
但“自然之宝公司”滥用这功能——
把完全不同配方、不同功效的保健品,强行合并!
比如:
- A产品是“缓解压力软糖”
- B产品是“增强免疫力片”
明明是两种药,硬说它们是“同一款产品的不同口味”!
内部邮件都写明了:
> “咱们的新产品卖不动,干脆‘借’老产品的评分和‘亚马逊精选’徽章,蹭点流量!”
> “果然,页面一合并,销量立马起飞!”
> “兄弟们,这招真香!”
结果……香着香着,就被FTC闻到了“焦味”——糊了!
以后不准再耍花招!
FTC下了死命令:
1. 罚60万刀,赔给被坑的消费者
2. 以后不准再搞“评论劫持”
3. 不准再滥用“变体合并”功能骗人
4. 再犯一次,罚到你倾家荡产(每条违规罚5万刀起步!)
小贴士:这事儿告诉我们啥?
1. 网购别光看评分!
五星好评可能是“借”来的,就像学霸的作业被学渣抄了。
2. “亚马逊精选”也不一定靠谱!
有些是“走后门”混进去的,不是真·精选。
3. 企业耍小聪明,迟早被锤!
想靠“技术漏洞”发财?
FTC:我专治各种不服!
最后彩蛋:
这次办案的“侦探”叫Michael Ostheimer,
名字太长记不住?
那就叫他——“迈克·打假侠”!
友情提醒:
如果你在网上看到谁说“FTC要给你发奖”“赶紧转账领钱”,
别信!那是骗子!
真正的FTC只会打假,不会发钱!
想举报骗子?去 ReportFraud.ftc.gov!
✅ 总结一句话:
做人要厚道,卖货别作弊。
偷别人的好评,迟早被“差评”——来自法律的终极差评!
敢情自然之宝在亚马逊排名前列都是作假的!
选择靠谱:IHerb , 微信支付,顺丰包邮到家
原文点击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