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的软件行业加油!
我感觉‘眼红’就是个小孩。‘击鼓传花’你不过用了个名字而已。老祖宗用了这么多年的游戏名字,你给借用了,侵权行为连死人都不放过。感觉你的论言太长了,看的很累。动不动就是‘国外’怎么样,看来不在祖国呆的人就是不一样。
哦,还有这么一段故事啊。。
博士那本书确实看着费劲,感觉不开门见山,不直接,绕来绕去,比喻来,比喻去,都晕了。
今天才看到这帖子,03年的帖子一直留在现在,09年终于被顶起来,也是从今天才知道还有一个叫阎宏的人。看来我是要多读读书了,特别是读更多的Java方面的技术书。
我看过《设计模式》,其中有很多不明白之处,近段时间看了banq总结的设计模式,豁然开朗(个人观点,至少我自己觉得自己豁然开朗了,别人我不知道)。
《java与模式》倒是没有看过,难不成banq总结的设计模式的思想是出于此书?
先不深究思想的来源,个人觉得能把思想发扬光大的就是圣人,好比唐僧一样,历经多少苦难才将真经取来,并毫无保留的宣扬给国人,这样的人是会受到推崇和尊敬的。
补充一点:
敢问阎宏之类的人,你觉得banq从Jdon框架赚了多少钱?
你们觉得非常赚钱,也搞一个开源的框架出来。

对于框架,有分析框架和设计框架两类人,这就相当于设计photo软件的人不见得能做出最好的图,做出最好图的人不见得知到photo软件怎么设计,术业有专攻,不要说自己应该能做出更好框架的前提下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框架,这是垃圾思想.
另外,个人觉得职责链并不像击鼓传花,这有些误导,到时候学生问这个模式中“谁充当花”“谁充当鼓”“谁充当鼓手”“谁充当传花的人”“什么动作充当传递”“什么动作充当敲鼓”“什么情况下鼓声停止”。。。。不能完全一一对号入座的话就不好了。

至少在击鼓传花游戏中,鼓声停止是随机的,花到谁手里也是随机的,在职责链中,花会到谁手里一开始就注定了,只不过不知道这位在第几个做着。

引用jacal的话

先不深究思想的来源,个人觉得能把思想发扬光大的就是圣人,好比唐僧一样,历经多少苦难才将真经取来,并毫无保留的宣扬给国人,这样的人是会受到推崇和尊敬的。

支持……

人,难免犯错;人,都有脾气;人,不是圣人。
初学Java,来了这个网站后,发现自己所学的Java仅是皮毛。
因为犯错,所以放弃学习3年;
因为脾气,所以在金融危机下放弃工作,选择辞职;
因为不是圣人,知道自己学识肤浅,所以决定修身养性,活到老学到老。
我生存在这世上最骄傲的一件事情是:我的大脑可以学习和思考,我的身体可以将思考转化为现实。
希望新的一年,本人大有长进。
说实话,我一开始并没有在脑子里有这么一个概念,这帖子的主人竟是我左边那本java与模式的作者。在此,我又在想既然大家都是在讨论一些学习的话题,那么请不要涉及一些人身的攻击,那么其它的就是应该接受的。所以我不评论相关的故事。
阎宏的《java与模式》乃国书之经典!
请接过这支花!

把我带进设计模式殿堂的不是《java与模式》这本书,而是一本不出名的作者写的,我爱她,然后为之疯狂!

阎宏的《java与模式》更应该定性为设计模式手册。

但是初学者一开始很可能看不懂。

其实我不想讨论哪本书好,哪本书不好。谁的思想先进,谁的思想落后,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倡导自己的思想,但究竟如何,是需要靠大家去评论,靠实践去检验。我很看不惯,有的人为了倡导自己的思想,而总是去攻击别人的思想。我认为这样反倒暴露了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
没想到当我成为今天这主题最后一贴时,这场不为太多人所知的江湖恩怨已经过去好几个世纪了
想起来有点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