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各位如何应对快速变化的需求?
1。建立一个卡类型管理画面,把所以信息保存到数据库,即使将来还有新卡类型也只是增加记录,但是banq大哥好象很不主张以数据库为基准的设计,呵
2。在项目中编写卡的接口或者是抽象类,将来有了新卡类型用反射获取相关信息
但个人觉得有点麻烦,是不是将来联通新增一个卡类型,就又要我们开发公司帮忙开发一个新的子类插入系统中,虽然可能不需要重新编译整个项目,但是还是觉得不方便,是不是我认识有误,用反射做开发不是这样的?
没有绝对的设计,也没有一成不变完美的设计
用户需求的变化是必然的
但是如果你做软件的时候始终站在用户的角度而不是自己的角度
设计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card 1--------->n 资费
我个人认为是这样,业务模型变化,必然带来代码更新,不能幻想机器人帮助我们来完成业务代码。象你试图通过数据库记录变化,替代业务变化,这可能在一定情况下有效,但只能是一个临时之计,业务代码也会要修改的。
我们可以通过好的设计降低代码更新量,比如四色模型设计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卡类,用来描述卡的一般属性通用特性,概时,需求变化时,只要实现特殊部分就可以,比如如意卡的特殊之处,围绕特殊之处实现一些功能添加修改。
采取OO,只是比以前更快更方便应对需求变化,而且,不会担心一旦修改,牵一动百的影响,系统只是比以前健壮。
如果还希望更快,通过MDA这些工具,UML图改了,代码就出来了...当然目前不是非常成熟。
四色原型一般在MDA中起初使用,是对需求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
它与领域模型区别是:
Evans DDD是一种MDD,比MDA/DSL/DSM自动化程度差一步,是现今我们普遍采取的方式。四色原型比领域模型更抽象,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