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pestry5.1版本的推出,特别是在模板表达式功能的增强,对于简化代码帮助很大。对于理解能力强的人,可以考虑采用tapestry。
[该贴被fhit于2009-06-15 15:17修改过]
这是理解tapestry比较关键的一点,tapestry的http请求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事件处理,一种是页面请求(就是我们传统的请求,每次请求都有html输出)。
tapestry的事件处理返回的是一个客户端的redirect。
这样做的缺点是多了一个请求,并且服务器一端的性能也有所下降。比如说用户注册,注册之后显示用户资料。当你点击“注册”按钮发送时,向服务器发出的是事件处理请求,服务器响应请求将用户资料保存,然后不是你想象的马上显示这个用户资料,而是向浏览器发送一个重定向,来一个显示请求,所以需要再一次的数据查询,将前一个请求中保存的用户数据再取出来显示。
但是也有优点,你用tapestry的观念处理整个系统时,系统会变得的很有条理。如果适当的运用缓存,会有很好的效果。
下面的连接可以很好的演示这个过程:
http://www.fhplan.com/index:contentclicked/AC0618D0555711DEAA3E6646CA65BCC5
你点了这个连接,就相当于在index页面上发生了一个contentclicked事件,结果是显示这个被点击的内容的详细页面。但是请注意地址栏里面的地址,结果是:http://www.fhplan.com/fhplandetail/AC0618D0555711DEAA3E6646CA65BCC5
也就是说在处理这个contentclicked事件时,我可以有机会准备用哪张页面来显示,怎么来显示,然后来一个显示请求。
[该贴被fhit于2009-06-15 15:41修改过]
[该贴被fhit于2009-06-15 15:42修改过]
当请求到来时就从池里面取出来。这个叫激活,这时onActivate被执行。这个常常用来恢复上下文。比如下面的一个url:
http://w.tcms.com:8080/section/baseindex/6E0E39B04B4B11DE8A615593CA65BCC5
就会激活sectionBaseIndex页面的onActivate(String sectionId).
而onPassivate和onActivate刚刚相反,是在请求结束的时候被执行(这个讲的不准确)。而且它的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对页面中的组件的影响。比如:页面带有一个:
String onPassivate(){
return getCurSection().getId();
}
那么页面中的所有actionlink,pagelink等等组件会感染上这个string,像这样子:
http://w.tcms.com:8080/section/baseindex.viewcontent/271308104BEB11DE8A615593CA65BCC5?t:ac=6E0E39B04B4B11DE8A615593CA65BCC5
注意t:ac。
这个是用最好的例子是,web版本的目录管理,因为需要知道当前目录。你可以采用session来保存,但是采用onActivate来做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使用浏览器的前进后退按钮,让习惯非常自然。
http://fhadmin.psalmscn.com/section/baseindex.breadcrumb.cd/4FF00D303DC411DE8171A897CA65BCC5
sectionbaseindex页面里面有面包屑对象,面包屑对象包含cd(actionlink对象)。当cd上面发生事件时,如果breadcrumb没有onActionFromCd这个handler,那么baseindex的onAction(截获所有action),或者onActionFromBreadCrumb(从cd经过breadcrumb冒泡上来的)。
深入理解冒泡机制,并且加以合理的应用,对分散程序代码很有帮助。
[该贴被fhit于2009-06-16 09:07修改过]
执行的大致情况是:
1、onactivate的参数小于url传递过来的参数时,才会被执行。
比如:对于下面的链接:http://www.nbnjl.com/cities/479B56902FCC11DEA12BCAD8C0A800C1/dspcontent/0C9E5E30391711DEA40D8215CA65BCC5
cities.java的onactivate(String sectionId,String doWhat,String otherId)就会被执行。
2、在满足上面条件的情况下,按照参数个数递减,onActivate(String sectionId,String doWhat),onActivate(String sectionId),onActivate()依次被执行(如果存在的话)。还有一个例外是:onActivate(Object[] params),这个方法也会在任何情况下被执行,但是这样一来参数类型自动转换的就不起作用了。
那么在代码中如何控制多个onActivate呢?比如对于上面的链接,如果我需要更多的参数来控制页面的表现。http://www.nbnjl.com/cities/479B56902FCC11DEA12BCAD8C0A800C1/dspcontent/0C9E5E30391711DEA40D8215CA65BCC5/1
我就必须添加一个onActivate方法,带4个参数。但是不需要在这个方法里面写于3个参数方法一样的代码,不然的话相当于执行两遍。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在4个参数的onActivate方法中将第四个参数保存到page的实例变量中,然后在3个参数的onActivate中根据这个变量做逻辑判断。
这样在结果是本页的情况下,最好采用pagelink,这样一次就解决问题。如果采用actionlink,则会多一个不必要的来回。
当然也不是绝对的。
|
但在tapestry,在你编程涉及的范围内,你接触到的是DOM对象。
|
这是你必须适应的转变。下图是一张tapestry组件输出的流程图,在这些阶段中,你可以加入你的代码来控制最终页面的行为。
看起来是非常复杂,确实也非常复杂。不过你不用了解全部,所有的阶段都有默认的行为。
一般来说,setuprender阶段准备一些模板使用的变量。我本人目前使用的还有一个CleanupRender阶段,因为这个阶段已经生成完整的DOM,所以可以将这个内容缓存起来。在前端拦截器使用这个缓存。
[该贴被fhit于2009-06-29 16:39修改过]
组件知道周围的环境,环境知道组件的情况,就好象是活的一样。以常见的一个导航路径为例(breadcrumb面包屑):首页》论坛》设计模式、框架和架构。
下面的代码是组件的java类:
|
下面的是tml文件:
|
|
或者(组件的returnPage参数是可选的,这里因为提供了returnPage参数,所以点击面包屑的时候,返回到这个页面,比如在添加文章的时候,你希望点击面包屑时回到index页面,而不是继续停留在本页):
|
在上面的代码中:
|
请注意两个参数的写法是不一样的,其中一个有前缀:literal,而另一个没有。其实是省略了,写出来应该是:prop:curSection。
literal表示是字面常量,prop表示这个值是页面对应的java类的一个getCurSection而获得的值。在这种情况下,组件的myCurSection的值来自包含它的容器组件的getCurSection()方法。
而在外围容器组件中,如果组件通过另一个方式写的话,也可以获得组件的myCurSection值,并且可以修改myCurSection的值。
tapestry提供了内置的html对应的组件,一般情况下,这个已经足够。但是有时候由于时间因素,或者实现困难,你还是想退回到普通的html表单处理。
如果你尝试用tapestry的form组件,然后在里面写上自己的input内容,有时候会出现错误。于是我尝试eventlink,在服务器端生成一个事件处理的callback,然后尝试将普通的html form发送到这个事件处理中去。tapestry并没有抱怨get和post问题,一切似乎可行。
tml文件(注意因为没有在之间写上内容,所以在页面上看不到):
|
事件处理代码:
|
|
[该贴被fhit于2009-07-10 15:42修改过]
我用tapestry开发这个玩意 :http://www.blog4job.cn,几乎耗尽了我的精力,实施java系统碰到数不清的问题,虽然最后总有解决方案,但是还是有不少问题,需要请教这里的专家,最好是有实战经验的专家。
好工作网站用到的东西有:
freebsd操作系统、mysql数据库、tapestry5、geronimo、apache httpserver、yui、velocity、ehcache。
http://www.blog4job.cn 这个网站还有问题哦。
空值问题,好像是.tml页面中的el表达式比如“article.author.id”...等,引起的。我觉得应该处理下这个空值问题,不至于页面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