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以试试时空思维模式是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思维的速度和准确度:一个实体的状态将要发生或者已经发生了变化时应该有一些关于这次状态变更的信息传播出来,这里的实体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空间地点,意思就是说这个地点发生了件事情,这件事情往上层空间冒泡传播,就像是湖面上丢个石子后那种往外扩散的同心圆波纹似的;就像是你老婆看恐怖片的时候突然大叫一声那声波在空气中震荡出来的同心球似的。那个石子落水处就是事件源,老婆的声带就是事件源,是参照点(空间地点)。 如果能找到好的一致的命名方法可以考虑把Entity这样的词删除掉,所有的类型或方法的命名要么坠空间后缀要么追时间后缀,没有Entity一说。要么是空间单元要么是时间单元,要么是同一类型的空间的集合要么是程序单元。
它可以帮助我们拨云见日,绕开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发明的乱七八糟的不良词汇,在事件层时我们称事件的最初发生地为源空间,源空间的标识命名为EventSourceId;EventSourceSpaceUnitId。
我们的软件架构和运行景象和我们的物理世界和我们身边的世界和我们以前受教育阶段获得的知识有一种深层的一致性,它们都是一致的良好的,如果能感觉到这种一致和良好的话有利于指数级提高个体的思维速度。
一个空间的状态将要发生或者已经发生了变换时可以有一些关于这次状态变更的信息传播出来,如果这个空间外面有别的空间关心这个运动的话就传播出来。在计算机世界里是上面那样的,计算机世界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我们设计的,受我们的编程控制的。
但是在现实世界中不是上面那样的。一颗石子丢入湖面总是是会激起涟漪这是无法避免的,看恐怖电影的老婆突然吼一声总是能被我听到,哪怕是撤掉空气介质她吼的那一声也不可避免的传出了电磁波、引力波、什么的传到了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