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取得巨大突破:无需EUV光刻机的7纳米

banq


华为的麒麟 9000S 芯片系统为华为新款 Mate 60 Pro 智能手机提供动力,据报道该芯片采用中国中芯国际制造的第二代7纳米级制造工艺。

华为一直在囤积其海思半导体部门的芯片。台积电早在 2017 年就开始生产 7 纳米芯片。

使用旧工艺的 DUV 机器而不是 EUV 机器,成本会更高。成本可能要高出 30-50%。然而,中国能够制造出这些 7 纳米芯片,是一项巨大的创造性成就。

如果不是在大约 8 年前成功制造出 EUV(极紫外)设备,全球半导体行业也会不得不这样做。

中国将在 2 年内制造出 5 纳米芯片。

但是,要推动 DUV(深紫外光刻)机器达到 3 纳米或更低的水平,难度太大。

华为和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SMIC)拒绝提供详细信息。根据对该智能手机进行的测试,中国基准测试网站安兔兔确定 Mate 60 Pro 的中央处理器(CPU)为华为芯片设计部门海思半导体的麒麟 9000s。

研究公司 TechInsights(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在其微信账号上发布的一份说明中说,中芯国际利用现有设备,采用第二代 7 纳米工艺(即 N+2 节点),为华为制造了支持 5G 的麒麟 9000。

另一种可能是,华为通过招募现有代工厂帮助其规避美国出口管制,从而建立了一条秘密的芯片制造供应链。在这种情况下,Mate 60 内的芯片展示了华为是如何实现突破的。

第三种可能是,这是以制裁加强之前的库存芯片为基础的。

中国很可能使用 ASML 的深紫外沉浸式设备而不是 EUV(极紫外设备)制造了这些芯片。DUV 设备使用 193 纳米光,而 EUV 使用 13.5 纳米光。全球半导体行业使用 DUV 设备制造 14 纳米工艺芯片。

中国的 7 纳米芯片与高通公司用 4 纳米工艺制造的芯片性能相当。如果中国能与 4 纳米到 7 纳米工艺的电脑芯片相媲美,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这意味着技术差距只有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