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P应该采取900天规则进行长寿药物实验


一篇发表在《ScienceDirect》上的科学文章,标题为“The impact of short-lived control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lifespan experiments and progress in geroscience –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900-day rule'”。这篇文章讨论了在小鼠寿命实验中,短寿命和代谢不健康的对照组动物可能会使实验结果的解释变得复杂。文章还提到了国家老年病研究所干预测试计划(ITP)作为小鼠寿命研究的黄金标准,以及它如何通过在两个性别、大样本量以及三个不同的中心进行研究来解决小鼠饲养的特殊问题。

文章中提出了“900天规则”,强调了在小鼠研究中使用长寿对照组的重要性,这些对照组的中位寿命应该达到大约900±50天,或者与适当的历史对照组进行比较。

作者通过重新分析多种物种的卡路里限制(CR)研究数据、ITP以及其他大型小鼠寿命研究的数据,特别关注对照组的寿命作为可能解释效果大小膨胀和缺乏可复制性的原因之一。

这篇文章对于理解小鼠寿命研究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以及如何改进实验设计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可复制性非常有用。

ITP问题
美国国家衰老干预测试计划 (ITP, Interventions Testing Program) 是由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 (NIA) 发起的一项严谨的研究计划,旨在通过测试潜在干预措施来寻找可能延长寿命和改善健康老龄化的化合物或方法。

严格的美国国家衰老干预测试计划 (ITP) 采纳了许多关于最佳小鼠饲养的建议,并避免了其他寿命研究的陷阱,已成为小鼠寿命研究的黄金标准。

在 ITP 中,研究针对两种性别,样本量大,分布在三个不同的中心,以解决小鼠饲养的特殊问题。此外,ITP 使用的 UM-HET3 小鼠与大多数近交系相比寿命相对较长,且遗传上是异质的,从而降低了小鼠死于品系特异性病理的可能性,而品系特异性病理可能会影响寿命数据。

ITP 测试的大多数化合物此前并未发表过延长小鼠寿命的报道,因此我们缺乏其预期效果大小的“基本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ITP 未能复制已发表的几种化合物的寿命延长效应,例如二甲双胍(Strong 等人,2016 年)、白藜芦醇(Strong 等人,2013 年)和烟酰胺核苷(Harrison 等人,2021 年),这引发了人们对已发表的小鼠寿命数据的可靠性的担忧。

虽然原始研究和 ITP 队列在遗传背景、治疗开始年龄、饲养和剂量方面的差异可能解释复制失败,但另一个潜在因素是方法的严谨性。

例如,许多 ITP 测试的化合物得到了积极的已发表数据的支持,但在早期的研究中已经产生了不一致的结果,例如阿司匹林(Hochschild 1973),或者只有最小的寿命延长(<5%),例如烟酰胺变体(Zhang 等人 2016)和二甲双胍(Martin-Montalvo 等人 2013)。

在其他情况下,化合物主要在短命和/或不健康的对照中进行测试,例如白藜芦醇(Baur 等人 2006)和姜黄素(Kitani 等人 2004)。

在研究构思阶段就避免上述实验缺陷可以减少在失败的复制工作和后续研究上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从而提高小鼠研究的可重复性并加速真正具有抗衰老作用的化合物的进展。

900天
在本文中,我们重新分析了在多个物种中进行的热量限制 (CR) 研究、ITP 和其他大型小鼠寿命研究的数据,特别关注对照寿命,这是导致效应量过大和缺乏可复制性的一个潜在原因。

作为一种解决方案,我们强调小鼠研究中长寿对照的重要性,这些对照的中位寿命应达到约 900 ±50 天,或与适当的历史对照进行比较,我们将其称为“900 天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