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企业架构中平衡敏捷性和结构性?


最近,我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采用敏捷实践来跟上快速的市场变化。与此同时,这也给架构师带来了挑战:如何在支持灵活性的同时保持结构和长期规划?

我遇到过一些旨在扩展敏捷实践的工具,例如 Leading SAFe Course,但我很好奇——它们在实践中有多有效?我想听听您的想法:哪些策略或框架最适合您在企业架构中平衡敏捷性和结构性?

讨论1:
我只见过一些公司尝试转向“敏捷框架”,但最终惨遭失败,所以我不会在这方面花费太多精力。以迭代方式工作、让其他人参与讨论通常是一个好主意。SAFe?就不怎么样了。

讨论2:
TOG 有一种他们称之为开放敏捷架构的东西,但它只是一些不连贯的废话,比如“迭代地进行企业架构”。

持续架构有几章试图“扩展”看板的复杂变体,但即使他们也承认:

  • 架构治理专注于推动架构决策和执行标准。坦白说,如何取得成功还不是那么容易理解。

(这句话太搞笑了,让这本书值得一读。)

我认为 SAFe 就像山达基教一样,只是骗钱的骗局。他们唯一做的事情就是让你付钱来获得一份证明你参加了他们的课程的证书(说实话 TOGAF 也有点这种感觉,但程度较轻)。

简而言之:“敏捷”企业架构是胡说八道,因为敏捷涉及卓越运营和正确价值的交付,而 EA 涉及战略决策,客观上不会带来任何直接的商业价值,或者通过降低 3-5 年内的成本以模糊的方式实现这一价值。

讨论3:
我最近发现,我的 SAFe for Architects 证书将会过期,除非我支付 300 美元来续订一年的会员资格...但是,虽然有考试,但获得考试的主要困难是记住所有毫无意义的缩写。

讨论4:
重点应该放在价值上(短期或长期),而不是应用一些胡说八道的框架,让人们认为他们看到了光明,因为他们使用他们甚至不理解的花哨词语。

建筑设计需要权衡,人们经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做出权衡。理解权衡对于实现价值最大化或在相互竞争的标准之间找到正确的平衡至关重要。

有趣(或可悲)的是,这些组织能够将框架适应其复杂的流程、特质和权力结构,甚至成为一种证明其合理性的方式。重要的是遵循框架(这会成为一种官僚程序),而不是让团队高效协作并专注于价值。

我看到 ART 项目经理(实际上是被美化的 PMO,被复杂性压垮,淹没在细节中)和 RTE(薪水过高的秘书?)应用伪敏捷概念,用繁文缛节扼杀项目,只是为了展示具有虚假商业价值的花哨图表,而没有一个计划有商业案例。为认证和 SAFe 顾问支付了高额费用的经理无法改变他们的选择,每个人都生活在幸福的否认中。

这些框架甚至连基本角色都过于臃肿,因此在其基础上再添加 EA 就太过分了。因此,我们支持那些让团队精疲力竭、不断延期、超出预算并交付半生不熟的产品的项目,因为上游没有真正的架构,当问题出现时已经太迟了。

回答 OP 的问题,架构可以以敏捷的方式完成,但 EA 与交付团队的时间框架不同,并且当它们相交时(通过流程或通过团队协作)就会发生平衡。

讨论5:
Togaf 10 有一个关于如何包含和使用敏捷的文档,但从我的角度来看,它太高级了。

讨论6:
 SAFe 上的这篇文章值得一读 - https://safedelusion.com/。我绝对会避免使用它,并远离任何使用它的公司。LeSS 据说更好,但我还没有与使用它的人进行过深入的交谈。

TOGAF、Zachman 等都是为瀑布时代而创建的,尽管他们尽了最大努力,但他们永远也无法摆脱这种思维方式。

您最好买一本《精益企业》这本书。如果您喜欢,请尝试《创业之道》、《转型》、《彻底聚焦》……

松散耦合、演进、可组合的架构,采用产品运营模式、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方法(OKR 执行良好、战略协调)和精益路线图(滚动、基于结果、现在/下一个/以后)才是出路。协调但能够独立执行。运行时依赖但最小化执行依赖。专注于持续交付价值,而不是制定项目驱动的交付计划和违背承诺。大量使用客户在环实验和原型设计。能够适应新的业务战略,这些战略的变化速度比整个技术格局都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