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内部人士表示,Meta 的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正在“缓慢消亡”。Meta 更愿意称之为“一个新的开始”。
上周,当Meta公司的人工智能研究负责人乔尔·皮诺宣布辞职时,很多人都好奇FAIR实验室到底怎么了。皮诺在这家著名的AI实验室当了两年掌门人,她从2017年就开始在这里工作。
皮诺辞职的时机很微妙。就在Meta突然提前发布Llama 4模型的几天前——这个新模型刚亮相就引发争议。学术界批评它发布太仓促、数据不透明、性能可能被夸大,而且明显落后于中国深度求索等开源AI对手。眼下AI模型市场竞争白热化,Meta今年计划砸650亿美元搞AI基础设施。
FAIR(基础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曾是MetaAI的王牌部门。但随着扎克伯格这两年全力押注生成式AI产品,这个明星实验室逐渐被边缘化。比如最新Llama模型就是Meta其他商业AI团队做的,根本没FAIR什么事。与此同时,FAIR人才严重流失:2023年2月发布初代Llama论文的14位作者,半年后走了一半;过去一年至少有8位顶尖科学家离职。
一位离职员工上周对《财富》直言FAIR正在"慢慢等死",这个说法得到多位前同事认同。从这个角度看,皮诺的出走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目前FAIR暂由AI界"教父"、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接管,公司正在对外招聘新主管(皮诺会留任到五月)。杨立昆坚决否认FAIR要完蛋,他发邮件强调:"这绝对不是FAIR的终结。"相反,他说实验室即将迎来新生,因为生成式AI产品组的存在反而能让FAIR专注长期研究。
"这更像新起点,FAIR正重新聚焦我们称为'高级机器智能(AMI)'的长期目标。"64岁的法国科学家杨立昆一直反对使用"通用人工智能(AGI)"这个词,他创造的AMI概念强调让机器像人类一样理解世界、推理和学习。他多次公开表示,现在火爆的大语言模型(LLM)永远达不到人类智能水平。
皮诺也给《财富》发了声明,说她"依然力挺Meta的AI战略"。她表示公司仍支持探索性研究,FAIR作为独立部门继续存在,但"对我个人来说,现在是时候开启新篇章了。"
但《财富》采访的7位离职员工(部分要求匿名)透露,随着硅谷大厂普遍缩减"蓝天研究"(指不考虑商业回报的纯学术研究),FAIR正在萎缩。他们说比起生成式AI团队,FAIR能分到的算力资源少得可怜——Meta对此不置可否,仅表示"不讨论算力分配"。
FAIR的兴衰十年记 2013年12月,扎克伯格和杨立昆创建FAIR时,它的使命很纯粹:"通过开放研究推动AI发展,造福全人类。"这个实验室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其技术被用于照片标签、内容审核等Meta核心功能。据《金融时报》数据,FAIR目前约1000人,曾在加州、伦敦、巴黎等地设点。
但2022年Meta把FAIR并入搞元宇宙的"现实实验室",导致大批研究员出走。虽然2023年因Llama模型翻红,但好景不长——9月《The Information》曝出,因内部争夺算力资源,参与Llama的首批科学家集体离职,有人创办了现在估值60亿美元的Mistral AI,还有核心作者跳槽苹果。
2024年1月重组更致命:FAIR被并进生成式AI产品部门。前员工说这记重拳直接体现在Llama 4上——这个周末发布的新模型完全由产品部门主导,FAIR靠边站了。
理想主义者的叹息 "说实话,这让人心碎。"一位2023年离职创业的前研究员说,"2019年前后的FAIR是个神奇的地方。"他认为扎克伯格"明显更看重能赚钱的GenAI"。
另一位2021年离开的元老回忆,当年FAIR鼓励自由探索:"你可以提议做机器人、计算机视觉任何方向...合作氛围特别棒。"现在他觉得不仅FAIR,整个行业都在变得功利,"谷歌把DeepMind和Brain合并成Gemini开发组就是例子。"
Meta官方坚称"对FAIR的承诺不变",强调两个团队合作能"更快决策",还提到要专注AMI长期目标。但前员工们指出,现在FAIR被迫搞产品开发,扎克伯格只关心AI怎么赚钱。
现实主义的辩护 曾在FAIR做研究的Lightning AI创始人William Falcon坦言:"当年我们拿着高薪做教授式研究,这本来就是'蜜月期',回归产品是自然规律。"前Meta工程师Erik Meijer更直接:"企业搞基础研究就该资助大学,工业实验室就该贴近产品。"
不过也有乐观派认为这是周期现象:"现在是产品期,但探索迟早会回来。就像杨立昆说的,可能真是重启的好时机。"FAIR能否东山再起尚未可知。Meta官方声明一方面说要继续AI研究,另一方面强调所有研究最终都要"打造最好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FAIR的起伏与OpenAI轨迹神奇地相似——后者也从非营利研究机构变成了商业公司。毕竟在ChatGPT之前,全球增长最快的应用正是扎克伯格创造的Facebook。如今他显然想靠AI产品重现辉煌,这也决定了FAIR必须给创收部门让路。
当然,只要杨立昆还在,坚信"超越LLM需要新方法"的FAIR就仍有翻盘可能。
只是属于它的黄金时代,确实已经落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