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衰老细胞》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针对衰老过程的多样性可能会更有成效--人工智能已经准备好伸出援手。
新加坡&美国科学家联手AI,在"续命神药"研究上搞大事情!
科学家们像游戏里配装备一样设计药物,不是单挑BOSS而是全图开大!最近新加坡热罗实验室和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中心组队,用"计算机预言术"+"线虫小白鼠"双重验证,找到了能同时影响身体多个系统的超级化合物[1]。(突然压低声音)这就像给你的细胞装上了多功能瑞士军刀...
重点来啦!传统药物都讲究"精准打击",但抗衰老就像修一栋老房子——你光换水管有用吗?墙皮要不要补?电路要不要查?这次科学家用AI当军师,专门找能"多线程操作"的化合物。(敲黑板)斯克里普斯的彼得拉切克博士激动到破音:"这不是小进步!是游戏版本大更新啊!"
他们用的黑科技叫"图神经网络",简单说就是让AI看分子结构就像你看社交网络——谁和谁可能搞CP!重点研究了GPCR家族(细胞界的传话筒),虽然平时医生都怕它们"乱传话",但AI在浩如烟海的化合物库里硬是筛出22个潜力股。
你猜怎么着?16种让线虫延寿!冠军选手ZINC000019802386直接开挂——续命74%!这成绩直接登顶抗衰老药物排行榜!
显微镜一看,原来最强化合物同时"策反"了三大受体:
- 多巴胺系统的drd2、
- 组胺系统的hrh1、
- 血清胺系统的htr6。
科学家们还玩起了"拆弹实验"——挨个敲除这些受体,结果线虫的寿命加成真的消失了!(突然握拳)这波实锤!
热罗的费迪切夫博士说得好:"衰老是全身交响乐出问题,你却非要用单簧管来修?"
虽然目前只在芝麻大的线虫身上见效,但AI设计的"多面手"药物成功率高达70%!不过博士也提醒:哺乳动物可没线虫这么好糊弄,毕竟咱们人类有强大免疫系统,不容易被菌类寄生变成西藏虫草。
这项研究最炸的不是某个化合物,而是展示了AI如何带我们突破"单一靶点"的思维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