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在 OpenAI 打工一年,到底看到了啥?


裸辞创始人揭秘:在OpenAI造核弹级AI的007真实日常!作者:卡尔文·弗伦奇-欧文

三周前,我刚从 OpenAI“毕业”。2024 年 5 月,我把自己亲手创办的小公司塞进抽屉,跑去给 3000 人打下手。现在离职了,终于可以像个放学后的学生一样,把这一年看到的“内幕八卦”一口气说出来。

第一章:公司像火箭,人就像火箭上的螺丝钉  
我入职时才 1000 多人,离职时已经 3000+。也就是说,我刚混成“老员工”,公司人数已经翻了三倍。  

 领导们 2~3 年就换一次岗位,感觉像玩“抢椅子”游戏,音乐一停就换座。  

全公司几乎不用 email,全靠 Slack。如果你不会“频道整理术”,消息会像洪水一样把你淹没。

第二章:没有“老师布置作业”,全靠同学自觉  
 刚去问“下季度计划是啥?”被秒回:“计划?那玩意儿不存在!”  

谁的点子牛,谁就能当头儿。不会演讲?没关系,代码说话。  

 想做新功能?不用层层审批,拉 2~3 个兄弟偷偷开干,跑通了再吆喝大家一起上。  

领导把研究员当“迷你 CEO”——给你 GPU、给你预算,别烦我,两个月后给我惊喜就行。

第三章:保密等级 = 霍格沃茨魔法部  
连我妈都不知道我具体干啥, 媒体经常比我们员工还早知道内部消息,吓人。  

进公司先签“沉默契约”,出门像特工,连朋友圈都不敢乱发。

第四章:钱怎么花?GPU 是宇宙中心  
公司日常开销跟 GPU 比都是“四舍五入的零头”。  一个小众功能的显卡账单,就能顶我们一整条后台系统。  搞活动时发的周边不是 T 恤,而是“神秘盲盒滴灌”,第一批直接把 Shopify 买崩。

第五章:7 周“地狱冲刺”——Codex 是这样出生的  
• 2024 年 11 月:老板拍桌子——“明年必须出编码 AI!”  
• 2025 年 2 月:内部工具已经能写代码写得飞起。  
• 我提前结束陪产假,回来就被塞进“突击队”:8 工程师 + 4 研究员 + 2 设计师 + 2 市场 + 1 PM。  
• 7 周里,天天晚上 11 点下班,早上 5 点半被娃吵醒,7 点又出现在工位。  
• 最后一天晚上 4 点还在部署,8 点上线,看着用户像潮水一样涌进来——那感觉,比打游戏通关爽 100 倍。

第六章:学到的三件大事  
1. 大模型怎么“养”出来的:先小锅炒实验,再上大锅炖数据,最后像拼乐高一样拼成超级计算机。  
2. GPU 算账新姿势:别算“一块卡能跑多少”,先想“用户等几秒会骂娘”,再倒推要买几张卡。  
3. 超大型 Python “一锅粥”代码库怎么不翻车:多写护栏、勤擦“master”分支、别让新人把祖传代码踩炸。

尾声:离职不是逃学,是毕业  
我原本担心“给人打工会憋屈”,结果一年下来:  
• 亲手把模型喂大,  
• 跟一群天才熬夜爆肝,  
• 还上线了一个千万人用的产品。  

这波不亏!如果你也有一个半死不活的创业项目,不妨考虑“跳级”去大实验室看看——现在的 AI 赛道就像 90 年代的互联网,亲眼见证历史的机会可不多。

彩蛋  
AGI 决赛圈目前只剩三位选手:  
1. OpenAI(消费者狂魔)  
2. Anthropic(安全洁癖)  
3. Google(基建巨无霸)  

去哪家都能开天眼。好了,下课!



爆料:
OpenAI的开发者Jason Wei和Hyung Won Chung被Meta挖走了。
  • Jason Wei:“Scaling Laws 联名作者 + 让 AI 自己动脑的 Agent 模型带头大哥”
  • Hyung Won Chung:“Codex 总舵主,亲手把 GPT-4、o 系列、Deep Research 一锅炖成神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