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 CPU叫板ARM:能跑C++、Rust,彻底解决CPU费电

banq


美国一家叫“高效计算机”(Efficient Computer)的初创公司,他们放了个大卫星:我们过去几十年造CPU的方法,全!都!错!了!

这就像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您教的解题方法太笨了,我有更好的!” 老师:???

他们家的新芯片叫“电子E1”(Electron E1),号称比现在ARM(就是你手机、手表里用的那种省电CPU)最牛的芯片,能省电100倍!你没听错,一百倍!这什么概念?你手机现在一天一充,换上它,理论上能用一百天!(别激动,后面有反转)

为啥说我们造CPU的方法错了?

想象一下,你家厨房里有个超级忙碌的“数据搬运工大妈”。她每天的工作是:
1.  冰箱里拿菜(从内存拿数据)
2.  放到灶台上(给CPU计算)
3.  炒完菜,再把菜端到餐桌上(把结果存回去)

这大妈跑来跑去,忙得满头大汗,特别费劲,对吧?而咱们现在的CPU,大部分能量就浪费在这个“跑来跑去”搬数据上了,真正用来“炒菜”(计算)的能量反而不多。Efficient公司说:这不就是脱裤子放屁嘛!

那他们有啥“学霸”方案?

他们的“电子E1”芯片,不搞“大妈搬运”,而是请了个“学霸编译器”当总指挥。

这个学霸在开饭前(程序运行前),就把整个菜谱(程序)研究透了。他画了一张超级详细的“流水线作业图”:
*   谁负责切菜?(哪个计算单元负责加法)
*   谁负责炒菜?(哪个单元负责乘法)
*   切好的菜怎么直接传给炒菜的?(数据怎么从一个计算单元直接流到下一个)

然后,他把这个“作业图”直接刻在芯片上。做饭的时候,数据就像坐滑梯一样,顺着学霸设计好的路线,从一个点滑到下一个点,谁的活儿干完了,就立刻把“菜”传给下一个,自己接着干下一份活儿。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大妈来回奔波,自然就超级省电了!

这“学霸”有多牛?

  •   没有“程序计数器”:传统CPU有个“小本本”记着下一步该干啥,E1芯片直接按学霸的图走,不需要记。
  •   没有“大缓存”:传统CPU有好几层“小冰箱”(缓存)临时放东西,E1芯片觉得这是浪费空间和电,直接不要了,数据流过去就完事。
  •   能跑C++、Rust普通程序:最关键的是,这学霸编译器能看懂我们程序员写的C++、Rust这些语言,不用大家专门去学一套新的“机器人语言”。所以它敢说自己是“通用CPU”,不是专门干某一件事的“偏科生”。

听起来很完美?别急,瓜来了!

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这个方案最大的风险就是——全!靠!学!霸!

1.  学霸会不会犯傻? 这个编译器必须超级聪明,能把所有程序都完美地画成“流水线图”。万一遇到特别复杂的程序,学霸画懵了,或者画错了,那芯片跑起来可能就卡壳、出bug,甚至比老CPU还慢。以前也出过不少“智能编译器”,结果优化完反而更慢,成了“人工智障”。
2.  调试难不难? 传统CPU出了问题,程序员可以用各种工具“抓”到是哪一步出错。但E1这种“流水线”模式,如果出了问题,可能很难定位到底是哪个环节没对上,修bug会像在迷宫里找出口。
3.  “省电100倍”是不是吹牛? 公司CEO还提了个叫“TOPS每瓦”的指标,这通常是专门干AI的芯片才用的,拿来夸一个“通用CPU”,有点像是拿短跑冠军的标准去夸一个马拉松选手,感觉是在“性能营销”,不太地道。而且,直到现在,还没人看到独立的、全面的测试报告来证明这个数字。

总结一下:

“电子E1”就像一个颠覆性的“学霸方案”,想从根本上解决CPU费电的老大难问题,尤其是在手表、机器人这些对电池寿命要求极高的小设备上,潜力巨大。

他们家CEO甚至放话,未来还要搞更牛的芯片,目标是航空航天、太空飞船这些“电比金子贵”的地方。

但是!

它现在还是个“种子轮”的初创公司,离大规模生产、让大家都能用上,还有十万八千里。芯片行业,尤其是嵌入式市场,最看重“可靠”和“稳定”,一个用了20年的老芯片坏了,还能找到一模一样的换上。而这种全新的“学霸芯片”,到底靠不靠谱,还得让时间来检验。

最后,文章作者灵魂发问:“能运行《DOOM》吗?”(DOOM是个很老但很经典的游戏) 这其实是在问:你这个新CPU,到底是真材实料的“学霸”,还是只会做题的“书呆子”?咱们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