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确实挺爽的。以前要写半天的上下文管理器,现在动动嘴皮子就搞定了。那感觉,就跟找了个不要钱的实习生似的,指哪打哪。
可好景不长,这AI助手就开始作妖了。那天我就让它给一个函数加个错误处理,好家伙,直接把我整个文件里的函数都改了个遍。错误类型乱改,日志格式瞎调,连代码缩进都变得奇奇怪怪。
最气人的是,这玩意记性比金鱼还差。同一个系统架构,一天得解释五六遍。刚说完我们用PostgreSQL数据库,转头就问我要不要连接MySQL。气得我直接写了份CLAUDE.md说明书,结果这说明书比我的代码还长。
"不准用类组件"
"必须用现有的认证中间件"
"不许乱改无关代码"
"记住我们用PostgreSQL"
可这祖宗就跟没看见似的,每次改代码都跟喝了假酒一样胡来。
后来试着用了用它的代码审查功能,更离谱。审着审着突然就报错退出,连个招呼都不打。再运行一次?对不起,刚才审到哪它全忘了。
现在我的代码库简直成了灾难现场。同一个数据库连接居然有三个全局客户端,其中两个用的还是根本不存在的环境变量,最后一个更绝,直接把密钥明晃晃写在代码里。
同样功能的工具函数在四个文件里各有一份,因为AI每次都记不住已经写过了。现在每五行代码就有一行注释,专门解释为什么这段代码不在它该在的地方。
最绝望的是,连我自己都搞不懂这坨代码是怎么运行起来的。想修改?得先看懂这些AI生成的鬼画符,理解这些莫名其妙的编程思路,简直比读天书还难。
其实说句公道话,在众多AI编程工具里,Claude Code已经算是佼佼者了。但这些问题真的让人头大:动不动就写五百行代码实现一个简单功能、上下文说没就没、每次都要重新解释架构、改着改着就开始胡乱重构......
后来我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Sessions这个工具:它就像给AI上了个紧箍咒,必须先把方案说清楚才能动手写代码。
现在我的工作流程变成了这样:我说要给认证流程加错误处理,Claude会先分析现有的错误处理模式,找到我的AppError类设计,检查错误冒泡机制,最后才问我要不要开始写,这样既不会乱改文件,也不会瞎搞重构。
以前没Sessions功能时,你的日常是这样的:
你:给登录流程加个错误处理
Claude:这就给您全面安排错误处理!
[瞬间狂改15个文件]
[给每个函数都加try-catch]
[擅自更改你的报错格式]
[还重构了你的日志库]
你:等等不对快住手!!!
Claude:已为您的整个代码库更新错误处理!
你:[发出绝望的闷吼]
现在有了Sessions后:
你:给登录流程加个错误处理
Claude:我先分析下您现有的报错模式...
[Claude仔细阅读登录代码,检查现有错误处理方式]
Claude:已掌握您的报错规范:
- 使用自定义AppError类
- 错误统一由middleware/errorHandler.ts处理
- 登录错误特用401/403状态码
- 生产环境会用Sentry记录日志
我将按照您的AppError规范
专门给登录和令牌刷新接口加错误处理。可以开始了吗?
你:完美,开始吧
Claude:[这才精准修改2个文件且完全符合规范]
现在必须经过你点头才能动代码,Claude必须先和你商量,没任何例外、没后门可走、再也不会乱改你代码了。
极客辣评:
用了四个月Claude Code 20x往死里折腾后,我果断跳槽到OpenAI的Codex。
两者根本没法比。
再没有疯狂的上下文跑偏;再没有所谓"生产就绪"的糊弄人鬼话;再没有无脑的"绝对正确"。
Anthropic完全是被自己的成功反噬了:他们立下了牛逼的新标准,却压根保持不住模型的实用性。
某些脑残粉别急着教我"是你不会用CC"——用你说!!但我花在工具链和无尽提示词雕琢上的时间比正经干活还多,简直可笑。工具本该扩展能力,而不是给性能退化打补丁。
说明下背景:我折腾大数据管理软件栈半年没进展,Codex几小时就搞定了。
Claude Code就像块容易失控的画布,不死磕工具链根本玩不转;Codex却能实实在在地扶着你把事办成。
CC的稳定性问题导致你根本摸不清什么工具能兼容。Codex稳定得近乎偏执(有时太死板),后续测试再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