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文章探讨了在许多编程语言中使用分号作为语句终止符背后的历史和实际原因。以下是文章中要点的总结:
语句终止符:
作者在研究其编程语言“Lilac”的语法时,考虑了语句终止符的不同选项,例如句点 ( .) 或感叹号 ( !)。
他们指出,使用分号 ( ;) 或重要的空格通常是“无聊”的选择,但仍然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历史起源:
- 将分号的使用追溯到编程语言 ALGOL 58,它是第一种包含分号作为语句分隔符的语言。
- 在 ALGOL 之前,语言通常使用空格来标记语句。
对采用的推测:为什么采用分号来达到此目的,考虑到几个因素:
- 可用性:早期计算机的字符集有限,分号通常可用。
- 方便:可以在键盘的主行轻松访问分号,无需按 Shift 键。
- 与英语相似:在英语中,分号用于分隔独立子句,类似于编程中的分隔语句。
- 潜在冲突低:与句号 ( .) 等在编程中有多种用途的其他符号不同,分号不太可能导致解析冲突。
- 分号它们在编程语言中不会用于其他目的,这减少了混淆的机会。
个人偏好与连续性:
如果可以解决解析问题,作者表达了个人偏好使用句号 ( .),或者使用感叹号 ( !) 表示更独特的语言。
然而,他承认:由于分号的有效性和广泛使用的势头,它已成为标准选择。
对替代方案的开放性:
尽管分号是一个安全的选择,但作者愿意考虑其他选择,甚至出于美观原因完全省略语句终止符。
这篇文章对编程语言的设计选择以及传统、功能和美学之间的平衡提供了有趣的视角。它还强调了考虑用户体验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键盘可访问性以及出现混乱或错误的可能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