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无神论者被认为更容易不忠?
《宗教与精神心理学》杂志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人们对无神论者和有神论者在恋爱关系方面的刻板印象。
研究结果表明:
- 无神论者更容易不忠、并采取代价高昂的策略,
- 而有神论者则更倾向于提供利益的行为。
阿肯色大学的研究人员 Mitch Brown 和 Patrick R. Neiswender 旨在了解对无神论者和有神论者的刻板印象如何影响人们对他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的看法。根据性策略理论,人们会寻找表现出忠诚和仁慈的伴侣,这对成功的长期关系至关重要。
先前的研究表明:
- 宗教信仰往往意味着一夫一妻制和值得信赖,这使得宗教人士看起来是长期伴侣的理想人选。
- 另一方面,无神论者往往与不值得信任和缺乏承诺联系在一起,这助长了无神论者更容易出现剥削行为的刻板印象。
为了探索对无神论者的刻板印象如何影响对不忠可能性的看法以及使用配偶保留策略,研究人员对来自美国东南部一所大型公立大学的 432 名参与者进行了三项研究。
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以下两种情况之一:他们阅读了一篇关于一位名叫亨利的虚构大学生的短篇小说,该小说被描述为无神论者或有神论者。短篇小说提供了亨利的感情状况和活动信息,但仅在宗教信仰方面有所不同。
在第一项研究中,参与者一致认为,与有神论者相比,无神论者亨利更有可能使用性诱惑手段,也更容易不忠。
第二项研究试图通过引入外表吸引力这一变量来复制和扩展第一项研究的结果。研究人员招募了 210 名本科生,同样来自美国东南部的一所大型公立大学。样本包括 150 名女性和 60 名男性,平均年龄为 18.79 岁。与第一项研究类似,大多数 (84.3%) 为白人,样本包括 164 名有神论者、40 名不可知论者和 6 名无神论者。
第二项研究重复了这些发现,参与者再次认为无神论者亨利更有可能使用成本诱导策略并对短期交配感兴趣。有趣的是,外表吸引力并没有显著改变这些看法。有魅力和没有魅力的无神论者在成本诱导行为和不忠倾向方面的看法相似。
第三项研究探索了人们对无神论者和有神论者的心理表征,以及这些表征如何影响对配偶保留行为的期望。研究人员招募了来自同一所大学的 66 名本科生,其中 51 名女性和 15 名男性参与。平均年龄为 18.85 岁,样本以白人为主 (83.3%),其中 50 名参与者自认为是有神论者,14 名自认为不确定,2 名自认为是无神论者。
第三项研究结果与之前的研究一致:无神论者的面孔被认为更容易出现不忠和采取成本诱导策略,而有神论者的面孔被认为更有可能提供利益并参与长期交配行为。
无神论者表现出一系列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暗示他们不愿意遵守更广泛的人际规则。这种看法会使他们看起来倾向于滥交的生殖策略和激进的关系行为。这项研究项目提供了证据,表明这些无宗教信仰的心理表征如何追踪关系冲突的预期。
这项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样本主要来自美国东南部,该地区以宗教信仰较高而闻名,这可能会影响结果的普遍性。
网友讨论:
1、是罪孽感造就了基督徒,而不是反过来。
狂热的基督教信仰是冲动控制能力差的结果,并导致两者之间的正反馈循环。
- 对基督教有一定程度的信仰,
- 冲动控制能力差
由于宽恕教义,他们倾向于更坚定的信仰。最终,他们潜意识中意识到,如果他们完全投入到狂热中,他们就不再需要试图控制自己的冲动。他们必须至少忏悔片刻,这相对容易。
他们不必承诺永远不再受到犯罪的诱惑,圣经(正确地)教导说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根据他们自己的经历和同龄人的经历,每个人都会出轨。 每个人都喜欢“变态”的性行为。 每个人都会偷税漏税。但他们是唯一承认过这一点的人(大多是在祈祷时在自己的脑海中承认的)。
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很多人都有足够的冲动控制能力来避免不良行为,从而不会陷入基督教的罪恶/内疚/宽恕/罪恶的漩涡。
2、宗教人士认为无神论者没有道德,因为他们不害怕受到上帝的惩罚。当然,无神论者有道德,只是他们的道德并非基于超自然信仰,他们坚持道德不是出于恐惧,而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是正确的做法。宗教人士很难接受这一点,因此认为无神论者是没有道德的。
3、如果您需要永恒诅咒的威胁才能成为一个好人,那么您根本不是一个好人。
4、无神论者更有道德,因为他们的行为不是基于神启或无限的惩罚。
如果我需要上帝告诉我不要杀人,或者不要杀人因为我可能会被送入地狱,而我自己却无法理解杀人是坏事,那么我可能存在道德问题。
5、有些宗教人士认为无神论者没有道德。这是原教旨主义者的观点。
更糟糕的是,许多人认为,只要有宗教信仰,他们就有道德,但并不践行道德。作为一名基督徒的纯粹美德免除了他们的任何道德责任
6、我是一个无神论者,我努力做一个正派的人,但说实话,很难说我守法的行为与我对法律的敬畏或我与同胞的社会契约完全无关。
7、大多数有神论者认为无神论者不太忠诚,无神论者没有道德,是更糟糕的伴侣,因为道德来自上帝。
8、其实有神论者在追寻信仰过程中,培养了稍微多一些理性思维,宗教信仰类似一种思维培训学校,不需要一下子跳跃到抽象程度极高的数学符号,只从故事语言阅读中培养推导能力,而一个无神论者如果没有经过小学到高中的数学系统学习和练习,理性思维就很难培养。
那些认为有神论者靠吓唬自己才遵守道德的观点,正是无神论者+无教养人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