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脑内网络损伤与宗教原教旨主义增强有关
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大脑中的特定网络一旦受损,可能会影响形成宗教原教旨主义的可能性。
- 通过分析脑部局灶性损伤的患者,研究人员发现,特定脑区网络(主要在右半球)的损伤与较高的原教旨主义信仰水平有关。
这一发现为研究宗教原教旨主义的潜在神经基础提供了新的视角,心理学对宗教原教旨主义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神经科学对其研究较少。
什么是宗教原教旨主义?
宗教原教旨主义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其特点是严格遵守被视为绝对和无误的宗教教义。它与各种认知特征有关,例如威权主义、抵制怀疑和思维复杂性较低。
一些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或大脑功能可能会影响宗教信仰,但到目前为止,很少有研究关注可能构成原教旨主义思想的特定大脑网络。
这项研究的研究人员希望填补一个关键空白,即了解脑损伤如何影响宗教信仰,尤其是原教旨主义。先前的研究表明,前额叶皮层的损伤可能会增加原教旨主义态度,但这项研究仅限于小样本,并且只关注大脑的一个部分。
这项研究的作者假设,宗教原教旨主义可能不是由单个大脑区域引起的,而是由分散的连接大脑区域网络的损伤引起的。
研究通讯作者、哈佛医学院神经病学讲师、脑回路治疗中心神经灵性研究主任迈克尔·弗格森 (Michael Ferguson):我的主要兴趣一直是神秘体验。但在研究神秘体验的认知神经科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大脑网络与宗教原教旨主义之间存在关联。
为了探究特定脑网络受损是否会影响持有宗教原教旨主义信仰的可能性,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称为病变网络映射的方法,该方法有助于确定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某个区域的损伤可能如何破坏相关的大脑功能。该研究涉及两组患有局部脑损伤的大型患者,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来分析不同类型的脑损伤可能与宗教信仰之间的联系。
- 第一组由 106 名在战斗中遭受创伤性脑损伤的越战男性退伍军人组成。这些男性现年 53 岁至 75 岁,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进行的一项长期研究的一部分。
- 第二组包括 84 名来自爱荷华州农村的患者,他们因各种原因遭受脑损伤,例如中风、手术切除或创伤性头部损伤。第二组在性别方面更加多样化,受伤原因也更加广泛。
两组人都完成了一份旨在衡量宗教原教旨主义的量表,该量表要求参与者对反映严格和无误的宗教信仰的言论做出反应,例如只有一种真正的宗教或某些宗教教义是绝对正确和不可改变的观点。
对于每位参与者,研究人员使用先进的成像技术(如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和磁共振成像 (MRI))绘制了他们脑损伤的精确位置。然后使用损伤网络映射分析这些扫描结果,以了解某些脑区损伤与宗教原教旨主义分数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还将脑损伤数据与与各种神经精神和行为状况相关的损伤的大型数据库进行了比较,这有助于他们了解与宗教原教旨主义相关的脑区如何与涉及其他心理特征的脑区重叠。
研究人员发现,大脑某些区域(尤其是右半球)受损与宗教原教旨主义评分较高有关。
- 具体而言,影响右侧眶上额叶皮层、右侧额中回、右侧顶叶下部和左侧小脑的病变与宗教原教旨主义评分增加有关。
- 相比之下,左侧副中央小叶和右侧小脑等区域受损与宗教原教旨主义评分较低有关。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指出,这项研究中确定的大脑区域是与推理、信念形成和道德决策等认知功能相关的更广泛网络的一部分。这些区域还与病理性虚构等病症有关——这是一种个体在没有欺骗意图的情况下创造虚假记忆或信念的障碍。虚构通常与认知僵化和难以修改信念有关,这些特征也存在于宗教原教旨主义程度较高的人身上。
研究人员还发现与犯罪行为相关的脑损伤与原教旨主义网络之间存在空间重叠,这与之前的研究一致,即极端宗教信仰可能与对外群体的敌意和侵略有关。
研究人员强调,大脑网络受损并不一定意味着一个人会形成原教旨主义信仰,也不意味着有强烈宗教信仰的人大脑受损。相反,研究结果表明,某些大脑网络可能会影响人们处理信仰的方式以及他们的思维变得灵活或僵化,尤其是在宗教背景下。这些数据可能有助于我们了解认知或情感处理方式,从而增加或减少持有原教旨主义态度的可能性。
研究的标题为“从脑损伤患者身上提取的宗教原教旨主义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