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nt2Agent(简称A2A)是一套全新的开放协议,它能让不同AI助手(不管用哪个公司或技术搭建的)安全地跨系统合作。
万能协作: 不同平台开发的AI助手可以通过A2A互相通信、了解对方能干啥、商量任务分工,最终一起干活。比如企业里复杂的流程可以拆给多个专业AI组队完成。
为企业而生: 支持长时间任务(比如供应链规划)、多形式合作(文字/语音/视频)、高级别安全验证。AI们用"能力名片"(JSON格式)介绍自己,协商界面样式,并实时同步任务进度。
五大特点
- 专为AI设计:不用共享内存或工具
- 通用标准:基于HTTP/JSON-RPC等常见技术
- 默认安全
- 长短任务通吃
- 不挑媒介:视频流或文字都能处理
和Anthropic公司的MCP协议是黄金搭档A2A管AI之间的沟通,MCP管AI调用工具,两者配合能打造更强大的多AI系统。
现实场景示例 比如招聘时:
- AI1负责找候选人,
- AI2安排面试,
- AI3做背调
开放生态协议完全开源,正与BCG(波士顿咨询)、德勤等巨头合作开发。
一句话总结:
- MCP协议帮AI连接工具资源,
- A2A协议帮不同AI无障碍聊天。
网友: 1、我们是不是又要重新发现 SOA和 WSDL 了,但这次是为了 LLM 互操作而不是 Web 服务?我可能错了,但我开始怀疑软件工程学位是否应该包含一门关于各种架构、方法和模式兴衰的历史课程。
2、我刚刚发布了一些关于 MCP 安全性和即时注入的笔记。MCP 协议本身并没有安全漏洞,但它鼓励的模式(允许 LLM 访问可以代表用户行事的工具,同时他们也可能接触到来自不受信任来源的文本)很容易引发即时注入攻击。
3、架构宇航员又回来了。整个人工智能领域现在不是花时间讨论解决方案,而是花费数天和数周的时间讨论有趣的新架构,软件工程界充斥着那些只追逐潮流或沉迷于架构而非解决问题的人 反驳:在问题层面讨论不同方向,而不是注重讨论解决方案,这没有什么不好,盲人摸象前你得知道大象目标在哪里,条条大路通罗马,你得先知道你的目标是罗马,不是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