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吐槽:AI过度思考成灾,一句提示竟写成史记

Andrej Karpathy吐槽:我让AI看一眼 它给我写了部百科全书!

我最近发现(大概吧?)可能是因为各种“长跑型任务”跑分狂魔横行,导致现在的 LLM 们默认性格越来越“智能体特工”,干啥都像执行 007 任务,比我日常需求激进好几档。

我只是想问个很简单的问题,比如:“这段代码是不是有个索引写错了?”
结果它那边:

  1. 先盘腿打坐五分钟,沉思 AI 人生意义;
  2. 然后开始全仓库大扫荡,grep 从根目录刮到 /;
  3. 接着全球联网疯狂搜索,生怕漏掉一篇 2008 年的 Stack Overflow 回答;
  4. 最后以研究黑洞形成机制的姿态,给我分析了 17 个“可能性极低的边角 bug”。

等我拿到它的回复,已经过去十几分钟,它还很自豪地说:“我已经考虑到了所有情况,这里是我 20 页的技术报告。”

我承认,这种模式在跑那种长时间大项目时或许挺好,但对于我这种“边写边试”迭代开发的人来说,完全是杀鸡用上了 NASA 卫星激光。

有时候我只是想让它帮我快速瞄一眼,确认我没写错索引,或者没犯什么低级错误——结果它那架势是要帮我写个博士论文。

所以我现在经常得像个暴躁的家长一样拍桌子喊停:“停!你又开始过度演绎了!只看这一个文件!不准调工具!不准发明新架构!更不准给整个项目写技术白皮书!”

总之,随着 LLM 的默认状态一点点滑向“超思考”+“超级特工”**模式,我反而觉得——我需要一个反向开关。

最好能明确告诉它:
* “就随便看一眼,快进快出”
* “给你 30 分钟,查得水落石出再回来”

说白了,随着默认行为慢慢滑向“超深度思考”模式,我现在反而怀念那种“兄弟,扫一眼就行”的轻量互动。我需要一个从“随便瞅一眼”到“去吧,闭关三十分钟,出来时必须证出黎曼猜想”的完整档位调节器——最好还能加个语音提示:“别走太远,妈没让你娶这代码。”

我真心建议以后 AI 聊天框里要多加几个快捷按钮:

  • 【快看一眼】:3 秒钟给我答案,出错也没事;
  • 【谨慎点】:花 5 分钟查清楚;
  • 【查个水落石出】:30 分钟不回来别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