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彻底抛弃美国UEFI!华为领衔发布UBIOS固件标准


中国正式发布UBIOS固件标准,由华为等13家科技企业联合打造,旨在全面替代美国主导的UEFI/BIOS,加速实现2027年国产软硬件全面替代目标,标志着中国在计算底层技术实现重大自主突破。  


2025年10月23日,中国正式对外发布了全新的固件标准——UBIOS,全称“Unified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中文名叫“统一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的技术更新,而是中国在操作系统底层、主板固件领域对美国技术体系的一次彻底“断舍离”!  

要知道,过去几十年,全球几乎所有电脑开机时依赖的底层固件,要么是老旧的BIOS,要么是后来由英特尔主导开发的UEFI。这两套系统,说白了,都是美国技术体系的产物。从你按下电源键那一刻起,芯片和操作系统之间的“翻译官”就是美国人写的代码。而现在,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开机语言”——UBIOS!  

这个标准由全球计算产业联盟(Global Computing Consortium,简称GCC)正式发布,背后站着13家中国顶尖科技企业,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华为,还有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CESI)、百敖软件(Byosoft)、昆仑科技(Kunlun Tech)等重量级玩家。这可不是某个实验室的原型项目,而是已经成型、可扩展、可标准化落地的国家级固件架构!  

UBIOS的目标非常明确:从底层硬件启动阶段就实现技术自主。它不是在UEFI基础上修修补补,而是完全从零开始重建,彻底绕开了UEFI的技术路径。这意味着,未来搭载UBIOS的国产电脑,从通电自检、硬件初始化到操作系统加载,全程都不再依赖任何美国技术栈。这对中国实现“计算主权”具有里程碑意义!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中国非要自己搞一套固件?这背后其实是一场持续多年的科技博弈。自从中美科技脱钩加剧以来,美国对中国实施了包括芯片、EDA工具、高端服务器、甚至HBM存储在内的全方位技术封锁。在这种高压之下,中国提出了著名的“79号文件”——要求到2027年,全国党政机关、国企、关键基础设施全面替换为国产软硬件,彻底摆脱对西方技术的依赖。  

而UBIOS,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拼图之一。试想一下,就算你用的是国产CPU、国产操作系统,但如果开机固件还是UEFI,那底层安全依然受制于人。黑客或后门程序完全可能在操作系统加载前就植入恶意代码。所以,只有连固件都国产化,才算真正“从根上自主”。  

这次牵头的华为,大家都知道,这几年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AI框架等领域全面发力。鸿蒙系统已经覆盖数亿设备,昇腾AI芯片打破英伟达垄断,现在又联合生态伙伴打造UBIOS,显然是在构建一个完整的“去美化”计算栈。从芯片到固件,从操作系统到应用生态,华为正在和中国科技界一起,织一张完全自主可控的技术大网。  

而参与制定标准的百敖软件,是中国少数几家深耕BIOS/UEFI固件开发的企业,早在十多年前就为联想、浪潮等厂商提供固件支持。昆仑科技则在安全芯片和可信计算领域有深厚积累。再加上国家级标准化机构CESI的背书,UBIOS的权威性和落地能力毋庸置疑。  

更关键的是,UBIOS不是闭门造车。它被定位为“全球标准”,意味着中国不仅想自己用,还希望未来推向“一带一路”国家、新兴市场,甚至挑战UEFI在全球的垄断地位。要知道,UEFI论坛虽然名义上是国际组织,但核心成员几乎全是美国公司,英特尔更是拥有绝对话语权。UBIOS的出现,等于在固件领域开辟了第二条技术路线。  

从技术角度看,UBIOS强调“统一”和“模块化”。它支持多种国产处理器架构,包括鲲鹏、飞腾、龙芯、兆芯、海光等,也能适配统信UOS、麒麟、鸿蒙等国产操作系统。更重要的是,它内置了更强的安全启动机制,比如基于国密算法的可信验证、硬件级防篡改设计,确保从第一行代码开始就安全可控。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搭载UBIOS的国产PC、服务器、工控设备将大规模上市。党政采购、金融、能源、交通等关键行业将成为首批落地场景。而普通消费者可能也会在华为、联想、浪潮的新款国产电脑中看到UBIOS的身影。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UEFI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生态极其成熟,全球数百万开发者熟悉其接口和调试方式。UBIOS要赢得开发者支持,必须提供完善的工具链、文档和兼容层。但中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和政策推力,只要坚持投入,完全有可能在五年内建立起自己的固件生态。  

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一场战略突围。当美国试图用技术铁幕围堵中国时,中国选择的不是妥协,而是另起炉灶。从5G到AI,从芯片到固件,每一步都在证明:核心技术,买不来,求不来,只能自己干出来!  

UBIOS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在计算底层架构上真正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