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只要你努力工作,就会成功。”过去几十年,这句话对那些有才华又勤奋的人来说确实挺管用。很多人靠自己的努力赚了大钱,过上了舒服的日子,不管他们家里有没有钱。但是,现在在有钱的国家,家里传下来的钱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成了一个问题。
今年,发达国家的老百姓们预计会继承大约6万亿美元的遗产,这差不多是他们国家总收入的10%。而在20世纪中期,这个比例只有5%左右。比如说,法国和德国,从1960年代和1970年代以来,每年继承的遗产数量翻了一番甚至三倍。现在,年轻人能不能买得起房子,过上好日子,几乎全靠他们自己工作能不能成功。这种变化带来了让人担心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因为它不仅威胁到了“能者居之”的理想,也威胁到了资本主义本身。
这个继承热潮,某种程度上是因为社会变富了,人也变老了。经济越富,积累的财富就越多,这些财富总得有人继承。但是,因为经济增长慢了,房地产市场又火,这些财富相对于收入的规模也变大了。这种情况在欧洲特别明显,那里的生产力增长一直很低。
财富越多,老一辈能留给下一代的遗产就越多。因为财富分配比收入分配更不公平,所以一个新的继承制度正在形成。
你可以从超级富豪的财富变化中看到这一点。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大笔财富常常因为投资失败、战争和通货膨胀而消失。有人算过,如果1900年美国的富裕家庭把钱投在股市上,每年花掉2%的财富,并且生正常数量的孩子,那么今天美国会有大约16000个亿万富翁。但实际上,亿万富翁不到1000个,而且大多数都是自己白手起家的。
不过,这些趋势现在正在改变,可能是因为亿万富翁们不仅赚得多,还更会保住钱。根据瑞银的数据,2023年,有53个人通过继承成了亿万富翁,和84个自己发家致富的人差不多。这可能是因为现在把钱投在指数基金上更容易了,财富管理的原则也更清楚了。另外,很多政府也愿意减少遗产税。
但是,继承制度最让人注意的地方是,它不只是和超级富豪有关。典型的继承人继承的可能是普通的房子或者卖房子的钱,而不是超级游艇或者乡间豪宅。近几十年来,房地产财富涨得特别快,尤其是在伦敦、纽约和巴黎这些大城市。那些幸运地在房价大涨前买了房子的人赚了很多钱,然后把意外之财传给了他们的孩子。所以,现在银行家和公司律师都在抢着买那些去世的出租车司机留下的房子。因为纽约和伦敦这些地方的房子越来越贵,90%的收入已经不够支付90%的生活了。你还得有大量的资本——如果不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那就得从父母的银行里拿。
总的来说,继承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在英国,预计60年代出生的人中,六分之一的人继承的遗产会比他们那一代人十年的平均年收入还多。对于80年代出生的人,这个比例上升到三分之一。同时,人们继承的财富差距也大得惊人。预计35到45岁的人中,五分之一的人继承的遗产不到1万英镑(1.3万美元),而四分之一的人预计会继承超过28万英镑。
对于支持自由市场的人来说,新继承制度的兴起应该让人很不安。首先,它创造了一个靠遗产过日子的阶层,这些人面临一系列不好的激励。漏洞百出的税收制度意味着富人花大量时间钻规则的空子;相反,这些时间本应该用来把他们的资本用在更有生产力的地方。为了保护自己的资产,房主们变成了邻避主义者,阻止建房,让那些没有继承财富的人买不起房子。另外,因为知道他们可以靠继承的财富过日子,新的食利者可能几乎没有工作或创新的动力。
更让人担心的是,那些没有继承到财富的人越来越落后,也越来越不满。如果房子越来越难买,好日子越来越难实现,年轻有抱负的工人奋斗的动力就会减弱。
幸运的是,在正确的地方建造足够多的房子是政府可以采取的最大行动,以恢复工作与财富之间的联系。征收足够的年度房地产税,特别是针对基础土地价值的税,也会有所帮助,因为税收会以房价下跌的形式资本化,从而降低房价与收入的比率。任何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欧洲迫切需要,都会降低财富与GDP的比率。
精英统治的鼎盛时期带来了社会流动性、增长和繁荣。只要努力工作,那些日子就能重现。
网友注:该文作者存在认知偏见,比较主张通过劳动致富,不是很赞成通过继承遗产致富,因为担心不为社会贡献就成了懒散地主,这是无AI时代的落后想法,在AI机器人即将普及的将来,人们真的不必去做与机器人能做的劳动了,如果你有遗产财富,可以通过投资股票 基金等方式投入机器人发展中,比如你看好善解人意的机器人,那你多买点openAI的股票,如果你看好理工科逻辑,你可以投资编程之王AI,如果你喜欢物理,你就投马斯克和他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