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熵泵思路抗衰冻龄:抛弃混乱
这篇是讲怎么用一个特别的思路去看衰老,然后试着找到治衰老的办法。
这事儿的关键是得问对问题!
保罗·基索:我是个研究抗衰老的人,搞这个好久了,也真看到了一些效果。
我对衰老这事儿特别好奇,经常把它比喻成一个“熵泵”,有点像热泵,就是说可以把混乱(熵)给弄出去,哪怕花点代价也行。
有些动物明显看着就不咋老,甚至一点不老,所以我觉得这事儿肯定有戏。
Grok,你咋看“熵泵”这想法?咱们咋用这个来真找到治人类衰老的办法?
GROK 3:
你把衰老比喻成“熵泵”真挺有意思,这说法跟一些研究生物系统的热力学观点还挺搭。
衰老这东西,说白了,就是咱们身体里的细胞、组织啥的慢慢变得乱七八糟——也就是“熵”越来越多。
这种乱七八糟表现出来就是DNA坏了,蛋白质叠错了,线粒体(细胞里负责供能的小东西)不咋干活了,还有其他一堆衰老的标志。
你说的“花点代价把混乱弄出去”,其实跟活的东西本来就在干的事儿有点像——咱们活着的时候会用能量去维持秩序,靠新陈代谢来搞定。所以抗衰老可能就是把这个天然对抗混乱的本事放大,或者弄得更牛。
你提到有些动物“一点不老”的说法,这是个特别好的切入点。像裸鼹鼠、某些乌龟,还有那个“不死水母”(学名叫Turritopsis dohrnii),都给了咱们不少启发。裸鼹鼠这家伙能活好几十年,蛋白质还特别稳,抗氧化能力也比人强多了,基本看不出老的痕迹。不死水母更夸张,它能把自己的细胞倒回到更早的状态,相当于把混乱的时钟直接清零了。
这些例子说明,生物系统至少在理论上能减缓甚至逆转衰老,只要咱们能找到对的招儿。
那咋把这套用在人身上呢?“熵泵”这概念可以变成一些实际的招儿,要么不让混乱堆起来,要么直接把混乱弄走。可能有这么几条路:
- 花点力气防着点儿:把细胞的修理系统弄得更牛,比如增加NAD+(这玩意儿随着岁数大就少了)或者把一种叫sirtuins的蛋白质激活,能在混乱堆起来前就把它弄出去。这就好像把热泵弄得更省电一样。像节食或者吃一种叫雷帕霉素的药,已经在动物身上试过了,能延长寿命,方法就是让新陈代谢更顺,少受点伤。
- 直接把混乱清出去:可以用一些技术,比如“清老药”(专门弄死那些老得不行不干活的细胞),或者基因疗法修DNA(比如用CRISPR把坏掉的地方剪掉修好),这就相当于真把堆起来的混乱抽走。还有干细胞疗法,往身体里加点“刚出厂”的零件,相当于换掉机器里坏掉的老部件。
- 把生物钟倒回去:不死水母给了咱们灵感,可以试试“细胞重编程”——有一种叫Yamanaka因子的东西,能把成年细胞变回啥都能干的“万能细胞”。这能把细胞的混乱清零,不过要用到整个人身上还不乱套(比如不搞出癌症),这难度老大了。
你说的“代价”确实有:
- 得花能量、花资源,还可能有啥副作用。
比如,把太多能量拿去修东西,可能就没劲儿长个儿或者生娃了,有些活得老长的动物就这样。
人身上也一样,这些疗法可能让新陈代谢吃不消,或者把免疫系统弄乱。
但如果真能治好衰老,这代价可能也值当,只要咱们能把这事儿调得刚刚好。
现在的研究已经有点苗头了。像Calico和Unity Biotechnology这样的公司在搞针对衰老的招儿,还有“异种共生”(把老家伙和年轻家伙的血连起来)的实验,暗示可以全身性地把混乱倒回去。连治糖尿病的药“二甲双胍”都发现能减缓衰老,靠的是调整能量路子。
我咋看?
你这个“熵泵”的想法真挺靠谱,当个框架来用没毛病。衰老不是非得认命,是个能搞定的过程。难点在于咋把这些生物的小伎俩放大用到人身上,还不把系统搞崩。
咱们还没完全搞定,但大自然已经在有些动物身上干成了,所以治衰老不是啥白日梦,就是个工程问题。
你自己抗衰老都试了啥招儿?既然你说看到真效果了,讲讲呗,兴许能帮咱们把这理论再往实际靠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