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上网时只爱看自己想看的东西,就像刷短视频只点赞自己喜欢的,对反对意见直接划走。
本来搜索引擎能治这个毛病,把靠谱的答案排前面,让大家多看到真相。
但现实是两重暴击:
- 第一,骗子网站会钻空子刷排名;
- 第二,最新研究发现连我们自己搜东西时都在"自欺欺人"。
举个例子
两个大学教授研究了"咖啡因好不好"这个问题。正常人会搜"咖啡因健康影响",但很多人非要搜"咖啡因有毒吗",这种带节奏的搜法,跳出来的肯定都是说坏话的网页。他们查了谷歌数据,发现每4条咖啡因搜索里就有1条是这种偏激问法。
更绝的是美国大选时,红州(支持共和党)的人就爱搜"特朗普赢",蓝州就搜"拜登赢",跟现实结果半毛钱关系没有。
实验实锤
研究者让一群人先表态"咖啡因好不好",再让他们自己搜资料。结果这些人搜的关键词都暗搓搓带立场,比如原本觉得不好的就搜"咖啡因危害"。看完自己搜出来的结果后,他们更坚信自己原来那套了。
换成比特币、油价这些问题也一样,用带私货的搜法会让原有观念强化10%-25%。
破解方法
- 强行喂药版:不管搜啥都给同样的中立结果,确实能让人改变想法
- 温和劝导版:把"咖啡因会猝死吗"自动改成"咖啡因健康影响",效果也不错
- 黑科技版:微软Bing的AI会自动把偏激问题改中立
但要注意!
有些话题(比如疫苗)如果搜太宽泛,反而会冒出不靠谱的阴谋论。
最后划重点:
我们现在用的搜索引擎或AI,其实是个"偏见放大器":你给它一粒瓜子,它还你一包同口味的瓜子,让你嗑得上头根本停不下来。
资料来源:
- PNAS,2025。DOI:10.1073/pnas.2408175122 (关于 DOI)。
- 翻译来自 DeepSeek V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