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不贪吃葡萄糖?百年理论被推翻!


肿瘤就像个贪吃鬼,疯狂吃掉大量葡萄糖。但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其实癌细胞并不是真正的"贪吃王",这个发现直接推翻了人们研究了100年的癌症吃喝理论。

真正吃葡萄糖最多的是肿瘤里的其他细胞——特别是叫"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这个重磅发现发表在4月7日的《自然》杂志上。

科学家杰夫说,肿瘤里不同细胞其实各吃各的"专属食物",这个发现可能帮我们找到治癌新方法。

  • 过去20年癌症吃喝研究大爆发,但起点都是1922年沃伯格发现的'癌细胞狂吃葡萄糖'现象。
  • 现在我们发现肿瘤里住着很多细胞,最惊人的是——非癌细胞才是葡萄糖的头号消费者!

这个发现也是PET癌症检查的原理:给葡萄糖打上发光标记,癌细胞吃得多就亮得多。但实际检查时经常出现意外情况。

拉斯梅尔教授说:我总纳闷为什么肾癌PET检查时亮时不亮,我和杰夫经常边吃饭边讨论:到底谁在吃葡萄糖?癌细胞?免疫细胞?它们怎么抢食物?

两位博士生接下了这个难题。

  • 他们的方法很简单:给长肿瘤的小鼠打发光葡萄糖,把肿瘤细胞分类,看谁最亮。
  • 他们试了六种癌症,发现巨噬细胞吃得最凶,T细胞第二,癌细胞反而吃得少。
但癌细胞特别爱吃另一种叫谷氨酰胺的营养。

教授的学术马登解释:这就像吃饭分餐制:

  • 癌细胞专吃谷氨酰胺和脂肪,
  • 免疫细胞专吃葡萄糖。
谁也抢不谁的饭吃,而是各吃各的。

这个发现可能带来两种突破:

  1. 研发精准打击某种细胞的新药
  2. 改进癌症检查方法。比如用谷氨酰胺发光剂可能比葡萄糖更准。

现在PET检查看到的亮斑,可能反映的是炎症而不是癌症

这项研究得到了美国多个医学机构的资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