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发布玻璃液体UI和容器化框架等


人工智能的东西很酷,但是提到“容器化框架”有点大:

苹果今天给开发者们发了个"超级大礼包"!

1️⃣【开发神器三件套】

  • 手机里内置的AI大脑(Apple Intelligence)
  • Xcode编程软件接入ChatGPT这种智能助手
  • 全新"液态玻璃"设计风格(像会流动的玻璃一样酷炫)这三个法宝能让开发者像开了挂一样,快速做出又漂亮又聪明的APP!

2️⃣【具体能干啥?】设计方面:

  • 新出的"液态玻璃"设计:按钮/菜单会像水滴一样灵动
  • 图标制作神器:随便调透明度/加高光,做图标超简单
  • 所有苹果设备统一风格,开发者不用反复适配

AI黑科技:

  • 手机本地就能跑AI(不用联网!隐私更有保障)
  • 写代码时能召唤ChatGPT当助手(自动写代码/修bug)
  • 照片搜索更聪明(比如在购物APP里拍照找同款)

游戏开发:

  • 游戏画面直接上电影级特效
  • 苹果新出了个"游戏中心"APP(能和朋友PK战绩)
  • Windows游戏移植到Mac更轻松

3️⃣【家长注意】新功能可以设置"儿童模式",APP会自动过滤不适合的内容,而且不用透露孩子真实生日~

苹果=乐高大师
苹果这次确实没发明什么“新积木”,而是像乐高大师一样,把现有的技术模块重新拼装得更顺手、更完整、更省心。

“托管服务”的魅力:
就像你说的,没人会为了“类似买金属原材料”去买服务器,大家买的是现成可用的云服务。苹果把AI、设计、开发工具打包成“开箱即用”的套餐,开发者不用再折腾底层技术,直接上手创造。

“带电池的开发环境”:
对比安卓/Win的“自己组装”模式,苹果的生态更像“预装好系统的新电脑”——你不用自己装驱动、调配置,插电就能用。

比如Xcode+ChatGPT集成,开发者不用自己去研究API对接,苹果已经帮你调好了。

“体验的一致性”:
安卓生态的AI、设计、开发工具是碎片化的(不同厂商、不同框架),而苹果的这套东西在iPhone、iPad、Mac、手表上都能无缝联动。

开发者不用适配一堆乱七八糟的硬件,苹果已经帮他们搞定了兼容性。

所以苹果在卖什么?
不是“新技术”,而是“更顺滑的用户体验”——

  • 对开发者:“你要的AI、设计、工具,我们都整合好了,直接拿去用吧!”
  • 对用户:“这些APP会更智能、更漂亮,而且不会卡!”

这就像麦当劳没发明汉堡,但让它变得更快、更稳定、全球统一口味——有时候,“包装得好”比“发明新东西”更值钱

网友热评:
1、没有什么是新的:我们已经有了所有的积木。苹果所做的是把它包装得很好


2、macOS上不可能对Linux容器提供“原生”支持,因为该技术本质上依赖于Linux内核功能。所以我猜这是苹果推出自己的Linux虚拟化层(与WSL相同)。可能仍然是对当前混乱的改进,但如果他们只支持LXC而不支持Docker,那么大多数开发人员仍然需要像今天一样安装Docker Desktop。

3、这对我来说似乎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大步。很难说它是否100%兼容Docker,但显示的命令是相同的(除了将Docker交换为容器)。即使它不是100%兼容,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新闻。

4、现在的软件设计就跟时尚圈一样,“复古轮回”才是王道!

  • Windows 11的圆角窗口? Mac早玩过了!
  • 手机APP的拟物化图标? 这不就是iPhone 4年代玩剩下的?
  • 扁平化设计? 微软的Metro UI十年前就搞了!

现在的UI设计师就像“时尚编辑”,把20年前的老风格换个配色、加点动画,就敢叫“全新设计语言”。
举个栗子:

  • 苹果的“液态玻璃”按钮?——不就是Win7的Aero毛玻璃特效+动画吗?
  • 安卓的“Material You”动态配色?——Windows Phone的磁贴早就玩过这招!

真相是:UI设计现在就是“老歌新唱”,把过去的好点子重新混音一下,假装是创新。

每隔几年就会从平面设计转向3D UI设计。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处于一个平面时代,这开启了下一个3D时代


很高兴我们找回了一些质感:自iOS 7以来,UI一直很无聊。
Halide的Familiaan de With最近写了一篇关于这个的文章,我认为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观点。
https://www.lux.camera/physicality—the—new—age—of—ui/

5、围绕生成语言模型的新基础框架对于苹果开发人员来说看起来非常迅速和漂亮。它是本地的,在设备上。在Platform State of the Union中,他们展示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示例应用程序,使用它在旅行应用程序中生成不同的行程。

另一件大事是通过ChatGPT(和其他)模型集成,Vibe编码原生地进入Xcode。
对于Apple开发人员来说,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很好的生活质量改善,这是因为它跟踪模型的迭代更改的方式,这样你就可以轻松回滚,以及它为你的代码库提供上下文的方式。这似乎是一个很大的改进,从以前的,非常有限的GPT集成与Xcode和第一次苹果开发人员有一个原生版本的一些更流行的振动编码工具。

他们的“将餐巾纸草图拖到Xcode中并获得功能原型”:这对于那些用Xcode-C编写[myObject retain]的人来说是相当疯狂的

6、大约15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对我说“记住我的话,苹果最终将在iPad上将OSX与iOS合并”。
从那以后,随着每一次主题演讲的进行,苹果似乎都在朝着这个预言迈进,而今天,iPad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台带有触摸屏的MacBook Air。除非你是一个视频编辑,程序员谁需要资源编译或3D艺术家,我不明白你怎么会需要一个iPad以外的任何东西。


6、安卓 vs 苹果:破解手机的代价大不同!
安卓手机:一解锁就变"二等公民"
 解锁bootloader(刷机必备操作)的后果:

  1. 视频画质暴跌:Netflix直接给你降到480p(像看马赛克)
  2. 支付功能报废:Google Pay直接罢工
  3. 应用商店大逃亡:很多APP直接对你隐身
  4. 银行APP集体拉黑:连Cash App这种常用软件都用不了
  5. 永久性损伤:有些手机解锁后,高清视频的密钥直接蒸发,再也回不来了!

苹果电脑:灵活得多
 Mac的聪明做法:

  • 不用解锁也能装其他系统
  • 要折腾?可以!但只惩罚"作死"的那个系统
  • Apple Pay等核心功能在其他系统照样用
  • 就算玩坏了也能恢复(不像安卓某些永久性损伤)

但注意!
苹果手机/iPad才是安卓的真正对手,而这些设备:

  • 压根不给你解锁的机会
  • 完全杜绝用户乱搞
  • 连密码设置都能在投屏时自动隐藏(防黑客小妙招)
总结:
安卓:一失足成千古恨苹果: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iPhone/iPad根本不给你犯错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