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抗癌揭秘:大豆+肠道菌群削弱抗癌药效
颠覆认知!抗癌药效果的关键竟不是"少吃糖",而是"少吃大豆"?
——最新《Cell》研究揭示:肠道菌群"加工"大豆成分,竟会偷偷降低抗癌药浓度!
传统认知被推翻:生酮饮食抗癌与"碳水限制"无关:
过去认为:
生酮饮食(keto 超低碳水)能增强PI3K抑制剂(如抗癌药Alpelisib)的效果,是因为它降低了血糖和胰岛素。也就是说,原本以为“生酮饮食(高脂肪、低碳水)能增强PI3K抑制剂效果”是因为控制了血糖。
但真正原因是:
✅ 普通饲料里的大豆成分(皂苷)会被肠道菌群加工,变成“肝酶激活剂”(CYP450诱导物),让抗癌药被肝脏更快清除,效果变差!
✅ 如果用纯化饲料(不含植物成分)或抗生素杀死肠道菌群,PI3K抑制剂的效果就会大幅提升!
简单比喻:
- 普通饲料(含大豆) = 抗癌药被肝脏“拦截”,药效打折
- 纯化饲料/抗生素 = 肝脏“放行”,抗癌药火力全开!
实验对照组设计:
- 标准鼠粮:含大豆、鱼粉等天然成分(富含植物化学物)
- 纯化饲料(CPD):人工配比相同碳水/蛋白/脂肪,但去掉植物成分
- 生酮饮食(KD):高脂肪、无碳水,同样不含植物成分
关键发现:
- 后两种CPD和KD都能增强PI3K抑制剂效果 → 证明与碳水无关!
- 抗生素处理也能达到同样效果 → 暗示肠道菌群是"帮凶"!因为抗生素会杀死肠道菌群
机制揭秘:
- 纯化饲料CPD让肿瘤对PI3K抑制剂更敏感,但和“吃啥营养素”无关!——不是“少吃糖”或“多吃脂肪”在起作用,而是饲料里少了某些植物成分!这个植物成分就是大豆!
- 大豆里的"大豆皂苷(soyasaponins)"(皂苷)是坑货!
- 肠道细菌是"幕后黑手"!肠道微生物是“中间商”,专门加工大豆!——普通饲料里的大豆皂苷(soyasaponins)被肠道菌群代谢成大豆皂苷醇(soyasapogenol),这东西能刺激肝脏CYP酶,导致PI3K抑制剂在血液里浓度下降,抗癌效果变差!
导致抗癌效果差的原因是两个:吃了大豆+肠道菌群!
直接证据:
- 在纯化饲料CPD中添加0.1%大豆皂苷,药物效果立刻下降!
- 抗生素(尤其是氨苄青霉素)能阻断这一过程,恢复药效!
大豆成分→肠道菌群加工→激活肝脏"药物粉碎机"→抗癌药被提前分解
解决方案:
- 要么吃“低植物成分(无大豆)”饲料,
- 要么用抗生素干掉肠道菌群!
这样肝脏就不会被“忽悠”去加速分解抗癌药,药效就能拉满!
对人类治疗的启示
- 癌症患者慎吃大豆制品:豆腐、豆浆等可能通过相同机制降低PI3K抑制剂疗效!
- 饮食调控或成新辅助手段:短期低植物饮食或靶向抗生素可能提升药效(需临床验证)。
总结:
最近的一项动物研究的新文章表明,含有大豆的食物被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一种大豆代谢物,可以增强特定的肝酶。结果是:抗癌药物的有效性降低。
大豆成分→肠道菌群加工→激活肝脏"药物粉碎机"→抗癌药被提前分解
人类体内的同等CYP450酶会代谢什么?
降低睾酮,因为高大豆饮食(大豆异黄酮可能干扰雄激素代谢)
Cell文章: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5)0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