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打游戏升级的套路教你调教AI大模型!PPO/DPO/ORPO/GRPO算法全解析
【作者】Mehul Jain
---
当AI大模型遇上强化学习:像训练宠物一样调教ChatGPT!
现在的AI大模型就像个学霸小朋友,预习(预训练)时啃完了全网教科书,但要做具体任务时——比如当客服或写诗——还得请个家教(微调)。今天我们就用打游戏的比方,讲讲怎么用强化学习给大模型"开小灶"!
---
第一阶段:家教陪读(监督微调 SFT)
想象你在教AI玩《王者荣耀》:
1. 先手把手示范:给出问题"法国首都是?",正确答案"巴黎"
2. 让AI模仿你的操作,抄错就扣分(交叉熵损失函数)
3. 需要大量高质量"题目+标准答案"数据
python
用QLoRA省内存的调参法(相当于给AI穿瘦身衣)
peft_config = LoraConfig(
r=16, 参数压缩比例(衣服尺码)
target_modules=['k_proj', 'q_proj'] 只调整注意力模块(重点补课)
)
训练代码就像布置作业
trainer = Trainer(model=model, args=training_args, train_dataset=dataset)
trainer.train() 开始特训!
---
第二阶段:电竞特训(强化学习 RL)
现在AI会基础操作了,但要成为职业选手需要:
- 状态(state):游戏画面(用户提问"法国首都是?")
- 动作(action):AI的出招(回答"巴黎"/"伦敦"/"不知道")
- 奖励(reward):裁判打分(答对+1分,答错扣分)
策略梯度通俗版:
假设AI只会左右移动:
- 初始40%概率向左(θ=0.4),向左走得到+1分
- 计算梯度:2.5(强烈建议增加向左概率)
- 更新参数:θ = 0.4 + 0.1×2.5 = 0.65
现在AI有65%概率向左走啦!
---
四大训练秘籍对比
1. PPO算法(ChatGPT同款)
特点:像给AI系安全带,防止动作太大翻车
- 训练两个神经网络:策略网络(选手)+价值网络(教练)
- 用剪刀✂️限制参数更新幅度(clip机制)
python
用奖励模型打分
def get_reward(prompt, response):
return reward_model(prompt+response).logits[0] 类似游戏得分
ppo_trainer.step(query_tensors, response_tensors, rewards) 根据得分调整策略
2. DPO算法(Llama2在用)
特点:省掉裁判,直接看人类选择的"参考答案"
- 输入成对数据:
json
{"prompt": "法国首都?", "chosen": "巴黎", "rejected": "柏林"}
- 目标:让AI更喜欢被人类pick的答案
3. ORPO算法
特点:强化"参考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差距
- 同时计算:
- 常规损失(保证基础分)
- 偏好损失(拉开优劣答案差距)
4. GRPO算法(DeepSeek在用)
特点:全班排名赛!对多个答案进行天梯排名
- 对每个问题生成多个回答
- 按奖励值进行小组内排名训练
---
防坑指南
1. 数据多样性:就像不能只让一个电竞教练评分
2. 持续测试:定期检查AI有没有学歪(比如歧视性言论)
3. 保留创意:别把AI训成只会背标准答案的书呆子
现在你明白啦!调教AI就像培养电竞选手,既要基础训练(SFT),也要实战对抗(RL),不同算法就是不同的训练方案~ 下次遇到ChatGPT耍宝,就知道它背后经历了怎样的魔鬼训练啦!
(代码示例建议在Jupyter Notebook里亲手试试,调参就像游戏改键位一样有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