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广达电脑执行副总兼云达总经理杨麒令,在“电路板国际展论坛TPCA Show X领袖高峰会”上,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2025年,对广达来说,是“大好的一年”!而且不是普通的好,是订单塞爆、产能开出来就被客户秒抢、一年之内扩产整整八次都还供不应求的那种好!
你可能不太熟悉广达这个名字,但它可是全球AI服务器领域的“幕后王者”。简单说,英伟达最新一代的GB200、GB300 AI服务器,几乎都是由广达一手包办制造。而杨麒令是谁?他是广达集团的核心高管之一,掌舵云达科技——这家公司正是广达旗下专门负责AI与云计算服务器业务的子公司,也是近年来推动广达业绩狂飙的关键引擎。
杨麒令在论坛上透露,广达今年服务器业务营收同比暴涨近50%。注意,这可不是小公司翻倍那种“50%”,而是以广达几千亿新台币营收体量为基础的增长——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更吓人的是,AI算力需求正以每年360%的速度疯狂增长,数据量也同步飙升250%。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AI已经不是概念,而是实打实的生产力革命,正在从训练走向推理、再迈向更高级的“推断”阶段,彻底重构整个科技产业链。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广达最新一代GB300服务器,9月开始量产,11月和12月将进入“主要放量期”。而杨麒令信心满满地表示:“因为有GB200的经验,GB300的生产比上一代顺利太多了!”过去市场担心的新旧产品切换“阵痛期”,这次几乎不会出现。为什么?因为广达已经把整个制造流程打磨到极致,连潜在问题都提前规避了。
更关键的是,广达的角色正在从“代工厂”升级为“智慧生产体系的协作者”。什么意思?以前是供应商有什么材料,广达就用什么;现在反过来了——广达会提前把下一代产品的技术蓝图、规格需求直接分享给上游供应链,要求协力厂提前布局、同步研发。这种深度绑定,不仅让出货更顺畅,也让整个供应链变成一个高效协同的“AI作战联盟”。
随着美国本土制造趋势加速,广达也在积极转移部分产能赴美。但无论产线搬到哪里,核心逻辑不变:算力需求只会越来越猛,而广达,已经站在了这波AI浪潮的最前端。杨麒令强调,AI正在进入“系统化、规模化”的新阶段——语言模型不再只是聊天,而是融合图像、声音、逻辑的多模态智能系统,成为新一代生产力引擎。而广达,就是这个引擎背后的“组装大师”。
从运算、网络、高频传输,到能源管理与液冷散热,广达正在全面整合下一代AI基础设施所需的所有关键技术。这不是简单的代工,而是深度参与定义未来AI硬件架构。对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广达的护城河正在变宽,商业模式也在从“量”转向“质”与“系统整合力”。
广达爆单,A股有没有“兄弟”?有!工业富联就是最像它的“孪生兄弟”,同样给英伟达造AI服务器;沪电股份做高端电路板,鼎通科技搞高速连接器,高澜股份、英维克专攻液冷散热——这些全是广达产业链上的“黄金配角”。想搭上AI服务器这班快车,盯紧它们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