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创业是为了暴富!真牛的人把公司当永动机,干到宇宙尽头也不退休——Packy长文震碎硅谷创业幻觉
当多数人把公司当彩票,极少数人把它当“一辈子干票大的机器”。Packy亲赴麦德林,挖出Somos、Cursor、特斯拉等案例,告诉你“为干而干”的团体才是唯一值得all in的标的。
那些把公司当永动机的狠人,干到地球爆炸都不退休的那种人:他们不是为了财富自由而创业,而是为了把一件事干到极致,干到死后公司还能自己转下去。听完你要是还不爽,直接评论区骂我,我认!但如果你听完热血冲头,立刻想把你那破pitch deck撕了重来,那就给我把“666”扣在公屏上!
【第一章|麦德林深夜,沙发上的灵魂一击】
两个月前,Not Boring Capital创始人、知名科技商业深度写手帕基·麦考密克(Packy McCormick)飞到哥伦比亚的麦德林,找到我们之前投过的Somos Internet创始人福雷斯特·希斯(Forrest Heath)彻夜长谈。
办公室在三楼,两张破沙发,窗外是南美高原湿冷的空气,屋里两个男人聊到面红耳赤。福雷斯特噼里啪啦输出一连串疯狂构想:
“兄弟,我能在咱这后山直接挖铀矿,塞给加拿大CANDU反应堆,不用浓缩,一度电干到全球最低价!”
“麦德林山多?老子给全城布空中缆车,房价直接翻三倍!”
“飞行汽车缺降落坪?我一起给安排了!”
Packy听完立马上头:“哥们,你赶紧把Somos搞上市,套个几十亿,下辈子随便造!”
福雷斯特却翻了个白眼,一句灵魂暴击:“为啥要把钱抽出来?Somos就是老子造的万能机器,我要干的大事全塞里面,一分钱都不带走!”
兄弟们,听懂没?人家压根没把公司当提款机,而是当成“一辈子放大招的母体”。这一瞬间,Packy说他后背直接通电——硅谷天天吹“mission driven”,跟这位南美山城的哥们比,全都弱爆了。
【第二章|YC被喷的真相:太多人“为了能干而干”,太少人“不能不干”】
回到硅谷,红杉资本前合伙人鲁洛夫·博萨(Roelof Botha)在杰克·奥特曼(Jack Altman)的播客里直接开炮:“现在创业公司太多,真正值得做的事太少,人才被摊成煎饼。”
翻译成人话就是:大把19岁小年轻,不是因为夜里做梦都梦到客服机器人,而是因为“看起来能融资、能上牌桌”,就一窝蜂冲进来创业。
他们把创业公司当彩票,把估值当奖池,把上市当开奖。
Packy说,这就是大家越来越烦YC Demo Day的原因——满屏“me too”项目,看不到“老子不干会死”的疯魔。
真正稀缺的,是那些“即使明天中十亿刀乐,也照样把钱全砸回公司,继续带兄弟扩产能”的变态。这种人不是在创业,是在构建一个永动的文明单元,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财富自由”逻辑的嘲讽。
【第三章|Cursor内部60天:全员禁谈买房,只聊AST优化】
布里·沃尔夫森(Brie Wolfson),这位前Stripe和Figma的文化顾问,潜入AI编程工具Cursor公司做了两个月的内部观察。
她发现一个极其反人类的现象:公司估值从4亿美元飙到26亿美元,但员工午餐桌居然没人聊“哥们在迈阿密整第二套房”,也没人算“期权够让重孙子读藤校”。
他们天天在聊啥?
“咱们新模型把pass@1干到72%,能不能再削20毫秒延迟!”
“用户滞留时长掉0.3秒,我昨晚梦到改进方案,直接爬起来开电脑!”
在Stripe或Figma早期,团队还会时不时幻想财富自由后去新西兰养羊,可在Cursor,财富话题像被集体拉黑。
为啥?因为这群人的退休计划,就是把Cursor干成地表最强IDE。
离公司就是离梦想,谁还舍得走?
Packy把这种现象叫“Lotto Test通关”——中大奖也不散伙,反而加码all in。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mission-driven”,不是贴在墙上的口号,而是刻进DNA的行动准则。
【第四章|马斯克:把中奖彩票直接点成火箭燃料】
别急着喊“马斯克是外星人”,咱用凡人视角拆解他的操作。
1999年,Zip2卖掉,他拿2200万美元;
2002年,PayPal卖掉,他又拿1.8亿美元。
正常人思路:私人岛屿、超跑车库、终身度假。
马斯克的思路却是:“地球迟早完,老子带人类去火星,钱全拿去造火箭,不够再押房子。”于是特斯拉、SpaceX诞生了。
重点来了——他可不是买个大仓库自己敲火箭,而是“开公司、雇最顶尖的大脑、一起把不可能拆成OKR”。公司对他来说就是放大器,是永动机,是把个人妄想变成人类文明节点的载体。
Packy说,这就是“把公司当做事机器”(Company as a Machine for Doing Stuff)的教科书示范:创始人把中奖彩票直接塞进燃烧室,点火,上天。
【第五章|飞机狂魔、电网兄弟、储能太子——更多证据链】
案例不止这些。Ian Brooke,Astro Mechanica创始人,自己买了18架飞机,拆、改、飞一气呵成。问他为啥要融资做超音速客机?他答:“一个人玩不到3马赫,必须开公司摇人、摇钱、摇FAA批文。”
Anil和Sunil Varanasi兄弟创立了Meter,专注企业级网络基础设施。当被问“创业最爽的点在哪?”他们回答:“Expansiveness——公司能让我把对网络的脑洞无限扩展,一个人干不到全球每一栋办公楼。”
还有Zach Dell,Base Power联合创始人,储能赛道的新星。Terrain合伙人Willem观察到:“Zach跟他爸(对,就是戴尔电脑那位迈克尔·戴尔)一样,对行业话题的痴迷程度,等于把自己活成了产品目录。被收购?IPO?排在他们to-do list最底部。”
Packy总结:这些人不是“把洞察变美元”,而是“把洞察变宇宙”,公司只是他们借来的人间放大器。
【第六章|《薄伽梵歌》暴击:只问耕耘,不收果实】
Packy在麦德林散步时遇到Aishwarya Khanduja,对方甩给他一句梵文经典:“Karmany evadhikaras te ma phalesu kadachana”——“你有权工作,但无权要结果。”翻译成东北话就是:“干就完了,别唧唧歪歪算奖金。”
这句来自《薄伽梵歌》的古老智慧,直接给当代硅谷的鸡汤完成了降维打击。
大多数人工作是为了fruit(股票、别墅、名表),极少数人是为了work(写代码、架光缆、发火箭)。
更罕见的是,一群“为了work”的人凑在一起,干出的活儿比单打独斗大一万倍。
Packy强调,这种团体才是投资人该用子弹投票的标的——你给他们一块钱,他们能把这块硬币焊进行星发动机,十年后再送你一个星系。
【第七章|给屏幕前每一个“想退休开咖啡馆”的你,一记当头棒喝】
兄弟,别划走,重点来了!你是不是经常念叨:“再干两年,攒够500万,我就辞职去云南开民宿,天天晒太阳撸猫。”听起来很诗意,但真相是:你真辞了,带猫到洱海,三个月后你就无聊得数海鸥拉屎。
你缺的根本不是晒太阳,而是一个“让你天亮就弹起来干”的无限游戏。
Packy的忠告是:别等退休,立刻把“让你半夜三点还能笑着改BUG的那件事”挖出来,公司化、融资、摇人、放大,把它干成你死后还能自己转的超级机器。否则,你现在的创业只不过是把公司当彩票,中的那天就是废掉的那天。
真正的自由,不是离开工作,而是工作本身让你自由。
【第八章|投资人的心法:只押“永动机”,不押“彩票机”】
Packy自我剖析:“写了三年newsletter,看了上千份融资计划书,我tm越来越懒——懒得看财务模型,懒得猜退出路径。
现在只问三个问题:
第一,如果你明天中十亿,还干不干这摊事?
第二,你的核心团队愿不愿意把期权全部换成‘终身雇佣+零工资’,只要继续干这摊事?
第三,你有没有把公司当成‘死后也能自己迭代’的自动驾驶机器?
三票全过,我直接打钱,估值你开,我不还。
这就是“Company as a Machine for Doing Stuff”的终极投资漏斗——不投业务,不投赛道,只投“人机合一”的命格。
这种投资人,已经跳出了传统VC的收益逻辑,转向与创造者共构文明基础设施的共生模式。
【结尾高能|把口号变成行动,立刻开干】
老铁们,听完如果你心里那台“想做但一直拖延”的永动机已经嗡嗡作响,别等!现在就打开Framer,三分钟搭个官网,把你想解决的世界级难题贴首页;拉个群,把志同道合的怪咖全拽进来,今晚就开干;把“退休计划”扔进垃圾桶,告诉自己:老子的公司就是退休本身!
Packy最后一句送你:“The best entrepreneurs become their category, become their product.”——顶级创业者最后把自己活成了品类。
翻译成人话就是:“你干的事有多大,你就多大;你把公司当机器,你就永动;你把公司当彩票,你就一刮就废。”
屏幕前的你,选哪边?留言区告诉我,我们一起把“永动机”干到宇宙尽头!
作者背景:帕基·麦考密克(Packy McCormick)是Not Boring Capital创始人,同时也是深度科技商业Newsletter《Not Boring》主理人,订阅者超25万。他擅长用轻松幽默的笔触剖析硬核科技与资本逻辑,被业内称为“会用emoji讲巴菲特”的男人。他的内容聚焦于“让资本不再无聊”,致力于挖掘那些真正构建未来基础设施的创业者与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