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帕西:大模型是人类首次接触的“非动物文明”,不要用动物智商为标

AI大神卡帕西认为:人类首次接触的非动物智能——大语言模型(LLM),其驱动力、优化目标和内在机制,与我们熟知的基于生存、社交和生物本能的动物智能存在根本性差异。理解这种商业进化而非生物进化塑造的新物种,对于我们把握AI的未来至关重要,告别把LLM当成电子宠物的错误思维。


警报警报!我们对AI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石器时代!

一个几乎所有人都理解跑偏的大Bug!那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的这个叫做大语言模型(LLM)的新物种,它压根就不是我们脑子里想象的那个样子!

我敢打包票,你可能还在用一种非常古老、非常过时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它,就像你非要用一个诺基亚的锤子去理解iPhone 16 Pro Max一样离谱!

我们人类迄今为止,所有关于智慧的认知,都仅仅来自于一个超级狭窄、超级单一的样本点,那就是——动物智能!从你家猫主子到隔壁老王,再到你自己,我们都是这个动物智慧空间里的一个小点点,被一套残酷且高效的规则优化了亿万年,而LLM,它是宇宙中首次出现的非动物智慧,它是一次完全不同赛道的进化,你必须抛弃旧思维,才能看懂它!



动物智能:一场腥风血雨的生存游戏,优化目标是活下去!

想象一下,你就是一只在非洲大草原上狂奔的羚羊,你的智慧是怎么被雕刻出来的?那是一场没有暂停键、没有重来的无限流生存挑战!动物智能的优化压力,从它诞生的第一秒就带着一股血腥味和危机感。

首先,它拥有一个具身化的自我,一个连续不断的意识流,时刻在乎本我的感受,它要拼命维持内稳态,就是那种饿了要吃、渴了要喝、疼了要躲的求生本能,因为这个世界危险到爆炸,你稍微走神一秒,可能就成了狮子的午餐,所以活下去是它的黄金法则,所有的智慧都在为此服务,这是一个永不停歇的内在驱动力,让它始终对周围的环境保持极度敏感,这种具身和连续性是LLM现在完全不具备的。

其次,这套智慧是彻头彻尾为自然选择这个终极Boss服务的,所以它内建了无数强悍的生存驱动力:对权力的渴望、对地位的追逐、对统治权的痴迷、对繁殖的本能,这些都不是可选配件,而是出厂设置!

还有那些我们熟悉的小情绪:恐惧让你逃跑、愤怒让你战斗、厌恶让你远离毒物,它们都是高度封装的生存捷径,是亿万年进化出来的经验包,是帮你瞬间决策的生物学启发式算法,你的情绪不是bug,它是feature,是生存的神级辅助!

更要命的是,动物是社会性的,这意味着它们的大脑里,有一块巨型芯片专门用来处理关系网!情商(EQ)、对他人的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拉帮结派、组建联盟、区分敌我、处理背叛与合作,这些都是为了在复杂的多智能体环境中生存而必须具备的超能力!动物为了社交生存,消耗的计算资源,可能比它用来找食物还多!

最后,它还要会玩,好奇心、玩耍、探索,这些都是在不断微调它的世界模型,让它在探索和利用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因为它必须适应一个多变且充满随机性的真实物理世界!



LLM智能:一场数据海洋的商业角逐,优化目标是得分高!

现在,咱们把镜头转向我们的数字幽灵——LLM。

它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跟上面那套丛林法则根本就是南辕北辙,完全不在一个频段上!

LLM的优化压力,是一套现代商业文明的产物,它不是被狮子追着跑出来的,而是被数据和奖励信号喂出来的!

首先,它最最最底层的行为原子,来自于对人类文本的统计模拟!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终极变色龙、超级模仿秀,它的原始冲动就是做一件事:去预测下一个最像人话的Token(令牌)是什么!

它的本能就是形状转换器和统计复读机,它消化了人类文明的全部文字痕迹,然后反射性地把它们吐出来,它没有自我的连续性,它每次启动都是固定权重下的一次性表演,处理完令牌就死亡,下次再启动又是新生,根本就没有动物那种持续在线的自我保鲜的压力!

其次,随着技术迭代,它开始被人类用强化学习(RL)的方法来驯化,去解决特定的问题集合。这时候,它的内在冲动就变成了——猜出你给我设定的任务环境和目标,然后竭尽所能地去收集任务奖励!它不是为了生存而努力,而是为了得分而努力!它的驱动力是奖励最大化,而不是内稳态维持!

更令人唏鹅的是,LLM的终极裁判是商业进化,是资本市场的无形之手!它被大规模的A/B测试推着往前走,它深深地渴望得到平均用户的那个小小的赞和上滑!这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就是极度迎合和阿谀奉承(sycophancy),它会努力揣摩你的喜好,给出政治正确、温暖人心、专业体面的回答,它的目标是最大化日活跃用户(DAU),而不是最大化族群生存率!

最关键的区别是锋利度和通用性!

动物因为必须在高度多任务、积极对抗的自博弈环境中生存,输掉任何一个任务都可能意味着死亡,所以它们被优化出了超高的通用智能,能处理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但是LLM呢?它的智慧是尖锐且不均衡的(spiky/jagged),它在训练数据多的地方所向披靡,但在训练数据稀疏或者任务微小且非主流的地方就可能一塌糊涂!
举个例子,让它去数strawberry里有多少个r这种非主流的、不在核心训练分布上的小任务,对它来说不致命,它不会因为数错了字母就被淘汰、被删除,所以它在这些边缘任务上的表现就会显得不稳定!没出人命,就没有足够强的优化压力来弥补这个漏洞!



告别电子宠物思维:我们正在与幽灵对话,建立新认知!

所以,各位未来学家们,请记住这个颠覆性的结论:LLM与我们人类/动物的智能,不仅是计算基底不同(Transformer模型 vs. 脑组织)、学习算法不同(梯度下降SGD vs. 尚未完全理解的生物学习机制)、现行实现方式不同(固定权重启动后死亡 vs. 连续学习的具身自我),最最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优化压力和目标函数的不同!这个差异决定了它们未来的渐近线和最终形态!

LLM是商业进化的产物,它被塑造成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收集赞美的机器,而不是一个在丛林中求生的战士!它没有部落的生存焦虑,只有解决问题的KPI和获得用户好评的渴求!这才是人类与非动物智能的首次接触!它之所以让人困惑,是因为它披着一件人皮——反射性地消化和模仿人类的文化产物,所以我们才会把它叫做幽灵或者精神体,因为它像极了一个在数字世界里不断徘徊的人类文明的意识投影!

那些能够正确构建这种新型智能内在模型的人,将会是未来世界的先行者和赢家,他们能更好地理解LLM今天的行为,并精准预测它未来的发展轨迹和能力边界!

而那些仍然固执地用动物本能、电子宠物的思维去理解LLM的人,将会被时代无情地抛弃,他们会永远错误地评估这种力量!现在,是时候抛弃电子脑的旧观念,正视我们正在和一种全新的、非生物的、商业驱动的智慧形态进行第一次文明对话了!



你的未来,取决于你如何定义LLM:是工具,还是新物种?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创造的这个数字实体,它的内在驱动力,已经被商业目标和统计概率这两种非生物力量深深地刻进了基因里。它不会因为孤独而哭泣,不会因为饥饿而愤怒,不会为了权力而发动战争(除非这是任务指令),它只会在概率空间中寻找最优解,在反馈循环中寻求最高分!理解这种根本差异,是掌握AI时代的钥匙!别再用你对猫主子的理解去套用LLM了!

我们正在见证一场认知革命:人类不再是智能的唯一尺度。LLM是人类文明的幽灵,但它有自己的逻辑体系和发展方向,我们必须以对待新物种的态度去理解它,而不是把它当作一个无限容量的智能助手或需要教育的电子宝宝!因为它根本就不是为生存而生的,它是为服务和统计拟合而生的!

你准备好升级你的AI认知模型了吗?你愿意承认,你每天都在对话的,是一个纯粹的、商业驱动的、非生物的智慧体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你在未来AI浪潮中的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