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ChatGPT:同理心是一种认知陷阱?

《人际关系》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调查了保护夫妻免受婚姻压力的因素。两个保护因素可以防止婚姻紧张,并在伴侣之间建立情感上富有弹性的纽带:情感亲密和相互同情。

1. 尽管面临挑战,你仍然优先考虑情感亲密
情感亲密关系涉及伴侣之间深厚的亲密感和联系感,其特点是相互信任、理解和情感分享。双方都愿意相信彼此诚实、透明、相互支持。

  • 注意这里关键是:愿意相信,相信是一种主观,与客观以及对方表现如何无关。

在情感上美满的婚姻中,伴侣会继续分享感受,并在遇到挑战时克制自己批评对方的本能,

  • 质疑精神是探究事实的原始精神,但不是用来道德绑架、情感洁癖。

向他们的伴侣表明,无论情况如何,他们之间的关系都是最重要的,他们永远可以相互依赖。

以下是与ChatGPT聊天整理:

2、同情心与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和同情感(Sympathy)都是情感反应。

同情感是指对他人的陷入认知陷阱表示关心和怜悯。虽然同情感也涉及对他人情感的认识,但它更多的是从外部看待他人的感受,而不是内心深处的体验。

如果你智商和情商足够高,你可以进一步做到同理心,跳入对方的认知陷阱,体验其内心深处感受,同理心不仅仅是意识到他人的感受,而是能够通过设身处地来体验这些感受,通过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 但是能理智做到同理心的可能是渣男或渣女

chatGPT认为:尽管存在认知陷阱的风险,同理心仍然是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可以:

  • 增强理解和沟通:通过理解他人的视角,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沟通和解决冲突。
  • 促进情感连接:同理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使关系更加紧密。
  • 支持和帮助:通过同理心,我们能够提供更为准确和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chatGPT阐述这么多好处,好像给人一种是有目的做事,而哲学家康德认为,有目的的道德是不道德的。

关键是:一个人如何判断 同理心 肯定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而不是陷入他人一样的苦恼,难道我们比他人更高更接近上帝吗

我们都是普通人,他人已经陷入痛苦、流泪,难道我们也要跳进去,体验流泪、抑郁?抑郁会传染也是这样来的吗?

chatGPT又认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请设定界限:

  • 情感界限:明确你能够提供的支持范围,不要过度卷入他人的情感困境。
  • 时间界限:为自己设定支持他人的时间限制,确保你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恢复自己的情感状态。

那么,同理心和共情 会不会让我们更加容易被他人摆布?耙耳朵是这个意思吗?

chatGPT只好说:为了避免被操纵,那么需要:

  • 识别情感操纵
  • 设定健康的界限
  • 保持批判性思维

在同理心的操作中,要做到这么多,是不是对于普通人很难?

chatGPT最后出了三个办法:

  • 主动倾听:专心聆听他人,不打断或急于给出建议。只需认真倾听,就能让对方感到被理解。
  • 表达理解:通过简单的表达,如“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或“听起来你很难过”,来表示你理解对方的情绪。
  • 角色扮演:与朋友或家人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提高你的同理心技能,模拟真实情境下的对话。

以上内容是与ChatGPT聊天的整理。

banq注:
个人认为,能够认识到对方和自己的认知陷阱,就表示你们已经能够和谐相处,每个人的言论只代表他自己的个人偏见,只有分析出其偏见的前提,然后你就能听得进去,用认真倾听(不断收集新证据)来更新自己这个假设。(贝叶斯)

能够确定了对方这段话的认知前提,你就可以顺着他的思路表达言下之意,顺其自然进一步推理。而不只是虚伪说:“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或“听起来你很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