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些囚犯从小就被困在一个黑暗的洞穴中,他们的头和身体都被束缚,只能看见面前的墙壁。囚犯们的背后有一堆火,火光在墙上投射出他们身后的物体的影子。这些影子是他们所能看到的唯一“现实”,因为他们从未离开过洞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注意:图中的两种人群:
- 发明概念投影到墙上的那些蓝色戴帽子人
- 观看影子符号的人,从第一种人发明出来的所谓“公理”进行下一步逻辑推理。
基于公理逻辑的陷阱:如果公理错误,南辕北辙,满盘皆输。你就等同于掉入认知陷阱。
举例:
- 你是人,
- 所以你要吃饭
这个判断上下文里面隐藏着一个公理、前提、条件或假设,完整三段论:
- 公理:人是要吃饭的
- 你是人,
- 所以你要吃饭
比如:人可以不吃米饭,但是可以吃菜,因此,“人是要吃饭的”并不是公理,只是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常识,到了如今,米饭吃多了高碳水引发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原来用来充饥的粮食不能过多食用,蛋白质、脂肪不能只给地主家吃,普通人也要吃。
一旦第一条公理不成立,随之的推理就满盘皆错。
这说明我们聚焦了正确的问题来解决。
现实中,人们有意无意的像图中带帽子的人一样,会制造各种符号概念混乱人们思维,让已经脱离文盲,但是不懂逻辑的人们陷入认知陷阱,就像图中面对墙壁符号投影坐着的一批人。
所以,人们最大思考陷阱是忽视逻辑推理的前提,把很多影子概念当作公理,然后基于公理推理出定理,其实这世界上的公理很少,可能共识更多,共识也是人们之间的共识。
破解所有这些迷雾,你才能走出洞穴,否则永远被置于当前情景无限轮回。